用吟唱方式打开诗词文赋,传递传统文化之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8:24:00


“相较于诗,词的句式变化更为丰富,可以为入乐吟唱营造更多空间。散文吟唱则比较难,普及性更弱一点。赋的入乐则有着句式变化、速度变化的张力。”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孙红杰,亮相今年新推出的沪上书香品牌行知唱读会,通过唱读示范、互动体验等方式,带读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他从“读、吟、唱”三者关系切入,深入浅出讲解汉语古诗文口头演绎方式中语言性与音乐性的平衡。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例,展现读、吟、唱三种表达方式的自然转换,让观众直观体会吟唱如何将文字中内置的文学性与情感更丰满地呈现出来。

从《登幽州台歌》的苍茫悠远,到《白马篇》的慷慨激昂,再到《题临安邸》的民谣风格,每首作品都通过不同吟唱方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吟唱要通过将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重新填满,让过程变得缓慢,从这个字到另一个字仿佛搭一座桥,通过音符起伏,搭桥让大家感受到过程的美感,同时也把它的韵、声都放大,展示更多的细节。”孙红杰选取多首经典诗词文赋进行唱读示范。


现场观众受邀参与击节互动,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人独坐吟诗的场景。
首期“诗词文赋俱当歌”行知唱读会,来到宝山新晋网红打卡地——1876新视觉创意园的园区美术馆内,通过歌唱、分享的形式在人文地标传递生活的诗意。这座由定制红砖砌筑的创意园区,保留了战争时期的碉堡等历史遗存,也融合艺术气息,营造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氛围。

本次活动是行知唱读会的首期尝试,也是行知读书会走出行知剧场、探索城市文化地标的重要一步,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为快节奏现代生活带来一抹舒缓与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