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校名具有“不规范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百年名校“镇江市第二中学”征集“新时代新校名”
扬子晚报网5月4日讯(通讯员 王大才 记者 万凌云)镇江百年名校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镇江市委编制办正式名称“镇江市第二中学”),面向全社会征集“新时代新校名”。

百年名校,镇江市第二中学。
五一期间,一则“关于征集我校新时代新校名的公告”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公告中文称,该校办学140余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40余年的办学史,不仅在古城镇江即便是周边城市,其校龄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老大”了。

校园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140余年的办校史中,该校主动顺应时代变迁、人民需要,多次推动实现办学转型,曾以“镇江私立女子学堂”“崇实女中”“崇实女子学校”“镇江私立崇实女子中学”“镇江市第二中学”“镇江崇实女子中学”“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等为校名,并以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为过渡校名使用至今。

镇江崇实女子中学(镇江市第二中学)
但是,随着近年来学校发展日益加快,现校名已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发展、社会需求和时代进步,且与学校追求的办学目标不相适应。

校园丽景
一是校名的不规范性影响广大社会群众对学校办学绩效的认同感;二是校名的不确定性影响全体师生对省“四星级”高中创建的使命感;三是校名的复杂性影响全体师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归属感。

校园一景
此外,现校名在招生、宣传等各项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校方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前提下,校党委、校长室研究决定,向社会各界、海内外新老校友以及广大教职工征集我校新时代发展下的新校名。
公告中称,新校名应符合以下原则和条件:
一是规范性,符合市委编制办和教育评估部门对省“四星级”高中的创办要求,迅速提升学校办学适格度;
二是传承性,结合学校办学历史脉络、优势特色、内涵建设等发展需求,迅速提升学校办学知名度;
三是人民性,契合广大社会群众对学校校名的审美习惯,迅速提升学校办学美誉度。
新校名征集联系人: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党政办:王老师 谢老师
联系电话:0511—85119100 电子邮箱:Csnz1884@163.com。
链接:
关于征集我校新时代新校名的公告(全文)
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镇江市委编制办正式名称“镇江市第二中学”)办学140余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主动顺应时代变迁、人民需要,多次推动实现办学转型,曾以“镇江私立女子学堂”“崇实女中”“崇实女子学校”“镇江私立崇实女子中学”“镇江市第二中学”“镇江崇实女子中学”“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等为校名。经历女子私塾时代、公办普通学校时代、纯女子学校时代,2022年学校再次转型升级,开启混合招生时代(即在保留女子班特色的基础上,增加男女混招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办优质普高的迫切需求),并以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为过渡校名使用至今。随着近年来学校发展日益加快,现校名已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发展、社会需求和时代进步,且与学校追求的办学目标不相适应。
一是校名的不规范性影响广大社会群众对学校办学绩效的认同感;
二是校名的不确定性影响全体师生对省“四星级”高中创建的使命感;
三是校名的复杂性影响全体师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归属感。
此外,现校名在招生、宣传等各项工作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前提下,校党委、校长室研究决定,现向社会各界、海内外新老校友以及广大教职工征集我校新时代发展下的新校名。新校名应符合以下原则和条件:
一是规范性,符合市委编制办和教育评估部门对省“四星级”高中的创办要求,迅速提升学校办学适格度;
二是传承性,结合学校办学历史脉络、优势特色、内涵建设等发展需求,迅速提升学校办学知名度;
三是人民性,契合广大社会群众对学校校名的审美习惯,迅速提升学校办学美誉度。
新校名的征集分步骤在各层级进行广泛动员,学校将成立专门的校名征集组委会,做好前期动员收集,中期评价择优,后期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编制办审批等工作。新校名不影响学校目前办学模式,学校更名后将沿用崇实女子班+茅以升男女混合班“双轨制”招生办学,并对学校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章程规则等进行全面重塑,以顺应和推动新时代学校新发展。
现敬请社会各界、海内外新老校友以及广大教职工不吝赐教,为我校新校名征集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联系人:镇江崇实女子中学•茅以升中学党政办:王老师 谢老师
联系电话:0511—85119100 电子邮箱:Csnz188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