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荆江评论:整体提升荆州创新策源力 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7:03:00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楚天热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7月9日,荆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专题发布会,解读《荆州市整体提升创新策源力行动方案》,提出“三个阶段”目标和“六大工程”举措,为荆州加快建设湖北省科技创新协同区和江汉平原科技创新中心擘画了清晰路径。这一战略部署,既是荆州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抢抓发展机遇的关键之举。

以创新策源力提升赋能产业升级

荆州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江汉平原中心城市,产业基础扎实,但传统产业占比高、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的问题依然存在。《行动方案》紧扣荆州“23515”现代产业体系,提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创新平台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旨在通过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促进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力军。荆州提出到2030年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百亿级高企15家左右的目标,并重点培育“科创新物种”企业,这将有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同时,通过建设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打造荆州科创走廊、加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设,荆州正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硬核支撑。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创新策源力的提升,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行动方案》提出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举措,直指创新链条中的堵点难点。例如,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行“先使用后付费”试点,能够有效破解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的困境;而“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则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贷、创新积分贷等工具,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创新土壤。

此外,荆州还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这种“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既能强化政策保障,又能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以人才集聚夯实创新根基

创新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荆州提出“引育一名院士、十名科技领军人才、百名高水平工程师、千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目标,并依托在荆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动态调整学科布局,提高毕业生留荆率。这一系列举措,既瞄准高端人才引进,又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体现了“外引内育”的双轮驱动思路。

同时,通过优化“荆江人才码”服务、提升外籍人才工作便利度,荆州正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只有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才能为创新策源提供持久动能。

以开放协同拓展创新空间

在全球化背景下,闭门创新难成气候。荆州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深化宜荆荆都市圈科技创新协同,加强与武汉、襄阳、宜昌等地的创新联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既能借力外部优质资源,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创新优势互补。

《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荆州创新驱动发展迈入新阶段。未来,随着“六大工程”的落地实施,荆州的创新策源力将加速释放,为打造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站在新的起点上,荆州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展现更大作为。

编辑: 刘荣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