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科普月泉州主场活动启动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推动科普资源持续下沉,真正让科普走进基层、走近群众,昨日,“科学奇妙夜 相约世遗古城”2025年全国科普月(泉州)主场活动暨泉州市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在泉州德济门遗址广场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科协联合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科技局、泉州市文旅局、泉州市卫健委、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鲤城区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市科技馆、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等承办。
机器狗献艺AR体验
科普嘉年华亮点纷呈
启动仪式上,110场泉州市科普月重点活动以及8条泉州市科普研学精品路线正式发布。随后,第二届“红领巾讲科学家故事”大赛、科普益民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科普益民摄影大赛现场颁奖仪式
一场亮点纷呈的科普嘉年华随之上演。机器狗在指令下完成踱步、跳跃、转圈等一系列动作,它时而威风凛凛地穿梭于舞台,时而乖巧地“蹲坐”致意;宇树机器人则化身“街舞达人”,随着动感节拍灵活摆动机械臂;多家科技企业携带科技产品亮相,机器人舞蹈秀、机甲对战、机器狗撒欢等展示,将前沿科技体验融入世遗场景,打造出科学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盛宴。

机器人表演《惠安女》
科普互动体验是此次科普月主场活动最突出的特色。无人机互动、3D打印体验、AR眼镜试玩、植物拓染、巧克力制作等项目引得不少市民争相体验。
据介绍,本次主场活动创新采取“舞台展演+互动体验+科普展览”的形式,联动泉州市科技馆分馆、市级学会及科学教育机构等39家社会力量,引入格斗机器人竞技、无人机飞行、AR/VR、科普猜谜等互动体验项目,携手科普脱口秀、科学实验秀、科普情景剧等20个舞台节目,展出中国国际高校色彩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和科普摄影大赛优秀作品,让市民在文艺表演、互动体验、展览参观中感受科技魅力、触摸科普内核。
非遗文化融入科普 多家学会义诊赠药
活动现场,闽南非遗文化分馆、中医药分馆、福船分馆、纺织服饰分馆、陶瓷分馆、制醋技艺分馆、制香技艺分馆等泉州市科技馆分馆聚焦非遗文化,带来草编、捏泥人、养生锤制作、福船模型拼接、植物拓染、香牌香包制作、老醋食品DIY、陶瓷彩绘等互动体验项目,掀起一场科普狂欢。

科普互动项目体验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活动还邀请市呼吸治疗学会、护理学会、康复医学会、牙医师协会、营养健康协会、药学会等多家医学类市级学会,聚焦基础健康需求,开展义诊赠药等惠民服务,提供血糖、血压专业监测、口腔检查,同步开展呼吸康复与慢性重症专项指导,面对面指导群众如何防治常见疾病,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诊技能。
据悉,科普月主场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从红领巾讲科学家故事到AR/VR技术体验,从安全生产科普到卫生健康知识传播,活动内容覆盖公众关切的多元领域。此外,全国科普月期间,泉州市各级各部门将开展超2000场科普活动。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