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引发火灾,防火安全敲响警钟
除了去公墓,一些市民也会去到野外开展祭扫活动,缅怀逝者,然而由于天干物燥,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传统祭扫行为,会大大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否则,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4月2日中午1时许,在南宁竹叶山发生一起因祭扫引发的火灾。所幸的是,大火被及时扑灭。
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沙井派出所民警郭强说:“经过了解,是因为祭祖扫墓引发的火灾,由于消防部门和附近村民的及时处置,所以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事发后,记者跟随民警重回火灾现场,发现在半山腰一处坟墓周边的草丛,有烧过的痕迹,火情至少往山上蔓延了二三十米,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处置,后果不堪设想。

郭强说:“现场也围了许多的村民,我们也向周边的村民进行了防火防范的法律知识宣传。”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村委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在山道入口处值守,提醒群众不要携带烟花爆竹上山,同时注意用火安全。
郭强说:“因为火灾引发的后果非常严重,比如说房屋树木森林烧毁、人员的伤亡,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因为火灾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行为人还有可能构成失火罪。所谓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郭强说:“如果说现场有很多的可燃物和明火,一个大风一吹过来可能出现火灾,整个山林燃烧速度是非常快,我们一定要确保这些明火或者说烟头要在人走之前完全熄灭,不管是用水浇灭也好用土掩埋也好,一定要形成人走烟灭的情况确保不留任何的安全隐患。”
(记者:韦晓 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