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藏在时光里的温暖答卷 新质审判生产力的莱法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9:51:00    

盛夏时节,热浪翻滚。在莱山法院,比高温更炽热的是司法改革的澎湃动能。2025年,围绕“新质审判生产力”这一主题,沿着“诉调机制革新、执行模式再造、人才梯队重构”的线路图,莱山法院锚定司法实践中的堵点,以破冰之势破题,以精准之力推进。

半年磨一剑!“法润梧桐”撑起全域多元解纷网,速裁团队捷报频传,不断刷新“简案快审”加速度,“391”改革畅通执行攻坚“快车道”,锻造专业人才“生力军”……这场守正创新的改革啃下多块“硬骨头”,为司法效能提升写下生动注脚。守正创新如同一束光,照亮司法为民的道路,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田。

“法润梧桐”

打通诉调对接堵点

在烟台市莱山区,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多了一个解决路径——“法润梧桐”。在“法润梧桐”微信小程序上下个工单,很快就会有调解员主动联系,他背后还有一个集结了各路资源的强大解纷团队。

“我们小区小商小贩占道经营问题很严重,我们之前找多个部门反映过,都没能清理掉,最后是通过‘法润梧桐’解决的。他们联合各方力量用两个月时间帮我们小区居民解决了大麻烦。”莱山区初家街道河东社区居民向烟台民意通热线反映。

“法润梧桐”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由莱山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在区政法委的指导下联手打造,莱山法院主推,整合各类调解资源,集线上线下为一体,按照“一单四办”“双督办”的工作模式,全方位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通过五个多月的工作开展,‘心站点室’的工作架构已经成形。”莱山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副主任王志强介绍,“心”是设在莱山区综治中心的诉调对接指挥中心,“站”是设在街道的工作站,“点”在社区,“室”在村居,在这个组织架构上有5个层级的调解队伍来支撑。从村居社区书记和调解员,到包村干部,到工作站站长、综治办主任、政法委员、司法所长,到街道政工书记,再到法律顾问和诉调对接中心工作人员,层层保障。

“法润梧桐”诉调对接工作落地运行以来,已接收办结线上小程序工单72件,接收办结街道、法院业务庭室委托工单90件。与此同时,莱山法院“法润梧桐”团队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走访了初家街道14个村居、12个社区和莱山街道23个村委会,手把手指导村居书记和调解员熟练使用“法润梧桐”微信小程序,并培训提升他们的调解技巧与能力。

“简案快审”

打通高效解纷堵点

“今年3月我们团队月结案数第一次突破100件,比改革之前多了几十件,现在每个月结案数稳步增加,6月结案140件,这在改革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我们就这么实打实干出来了。”莱山法院速裁团队员额法官许春莲常常惊叹于团队的“潜力”,“速裁机制确实发挥出了简案快审的效能,加上团队小伙伴们加班加点地干,就有了我们结案数的不断突破。” 许春莲一天要开四五个庭,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早晨7点半来到法院,忙到晚上7点半左右才下班。

如今,莱山法院有三个速裁团队,其中冀文佳团队入驻了莱山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改革后月结案数也稳步增加,6月结案数达到130件;另两个便是许春莲团队和成立不久的刘尔盛团队。速裁团队均由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特邀调解员和3名书记员组成。根据2025年莱山法院审判团队改革要求,速裁团队全面推行要素式审判,简化庭审流程,精简裁判文书格式,力求“简案快审”,同时坚持“效率与质量并重”。

相比之前,该院速裁团队最大的变化是将特邀调解员直接嵌入团队里,由法官和法官助理随时指导调解,并为调解员配备了专门的书记员,也是为了提高调解效率。所有案件中,除了8类商事案件交由律师调解和因当事人申请保全暂不能调解的之外,其余案件都转到速裁团队特邀调解员手中,先由他们将能够调解的案件筛选出来进行调解,剩余案件转给法官助理进行第二次筛选,也就是繁简分流,将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易民商事案件留下来走速裁,其余案件转到精审团队审理,目的就是缩短办案周期。

“改革要求我们速裁团队办案又快又好,力争审理全院70%的案件,甚至更多,我们必须高速高效运转。”许春莲说,“除了主观上积极主动‘快’起来,我们还向科学管理要速度,不断优化团队内部资源配置,小伙伴分工清晰,高度默契,各项工作衔接有序,运转顺畅。”

“391”执行改革

打通权益兑现堵点

从立案到结案只有几天时间,很多申请执行人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莱山法院的执行速度。

2月11日,莱山法院召开执行局团队改革动员大会,全面吹响“391”执行改革“冲锋号”。“391”,即“三类九步一集中”:将执行案件分为速执、快执和精执三类;选取查控核验、送达核验、二次查控等9个关键节点,通过填制红黄蓝可视化表格呈现流程;建立指挥中心事项集约团队,实现“一集中”。 改革充分利用执行信息化手段,在执行流程管控上下功夫,打破原有办案框架,通过优化配置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事务集约办理、质效全程监督,推动执行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迈进。

如今,速执团队团队长焦向东已经习惯了每天高速运转的节奏,可以迅速从一个案子切换到另一个案子,平均每天结案三四件,最多的时候一天结案13件。“这在以前‘繁简不分流’的时候是不可能的,改革后一个个分段执行的节点既无形中给我们按下了快进键,又通过‘留痕’保护了干警。”焦向东说,“既然开通了速执‘快车道’,我们就要全力以赴,要对得起这个‘速’字,让老百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速执案件主打简案快办,而快执团队和精执团队则专攻“硬骨头”。针对法拍房腾迁难问题,快执团队团队长王彦博考虑到大部分买受人属于“非刚需”购房,琢磨出了“以租代腾”的妙招,通过做各方工作让被执行人用租赁的方式代替腾迁。至今,莱山法院已经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39套法拍房的腾迁难题。

“青蓝相承”

打通人才培养堵点

前不久,莱山法院精审团队法官曲雅琳收到了当事人送来的锦旗。她通过快速响应、灵活施策,自开庭之日起仅用17天审结一起债权人代位权纠纷案件。

该案中,当事人曲某被采取了保全措施,因为账户被查封导致他马上到期的贷款无法续贷,后果不堪设想;而他已经偿还了相关借款并提交了还款证据。面对紧迫诉求,曲雅琳迅速行动,在依法审查确认曲某提供了足额保证金后,当天解除账户冻结,助其顺利办理贷款延期。随后,将原定庭审时间提前20天,快速查明事实,确认曲某已清偿债务,依法作出判决,驳回原告起诉。她以“司法速度”传递“为民温度”,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作为今年刚开始独立办案的新任员额法官,曲雅琳也是全院最年轻的法官,但她成长迅速,今年上半年结案达166件。通过庭前解剖式阅卷标注争议焦点、庭审倾听式审理捕捉细节、庭后沉浸式说理的“三步工作法”,她带领团队将月结案从年初的17件增至37件。“改革给了我成长的脚手架,现在要为后来者搭桥。”她说。

青年干警的快速成长得益于莱山法院持之以恒的人才培养工作。今年,莱山法院以“人才强院”为理念,通过“导师制+轮岗制”培养模式,选派19名青年干警到立案、审判、执行等关键岗位实践,培养复合人才。同步打造“青蓝计划”青年法官助理团队,资深法官倾囊相授司法智慧,青年法官助理淬火成钢勇担使命;师徒携手精进业务,思想碰撞迸发法治火花。比如,该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朱淑杰与法官助理宋健结对子:在案件分析时,朱淑杰结合案例传授法律适用技巧;庭审中,化身导航员,引导助理把握争议焦点,抓准调解切入点;专委会研究案件时,搭建畅所欲言的平台,鼓励助理大胆发表意见;阅核文书时,讲解文书写作要点,培养助理逻辑思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份青蓝相承的薪火,必将照亮莱山法院司法为民新征程。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精进,让公平正义的光芒温暖每一个角落。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付荣进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