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聚焦“五一”假期|大手牵小手 幸福响叮当

5月1日,“爱心妈妈”陈静(左)与浩浩一起制作铁板浮雕作品。 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摄
“小朋友们往里走,咱们看看在一块铁板上,能做出什么样的艺术品。”5月1日9时30分,20多个孩子来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铁板浮雕艺术馆,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郭墨涵带着大家进馆参观。
“五一”假期第一天,石家庄市妇联举办“爱心爸妈”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活动。20多名留守困境儿童在“爱心爸妈”陪伴下,走近非遗,体验传统手工技艺,欢乐过“五一”。
结合太行风情、中国传统吉祥图等不同题材作品,郭墨涵边走边讲:“大家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我们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
“像真的一样!”“哇!我可以摸一摸吗?”看着铁板上活灵活现的山羊造型,孩子们不禁惊叹起来。
“大家想自己敲一个作品试试吗?”
“想!”
跟着郭墨涵,孩子们和“爱心爸妈”一起走进工坊,拿起锤子、錾刀,学习制作银杏叶。正面錾、反面敲,工坊里很快响起叮叮当当的声音。
“慢慢来,沿着纹理,咱们先敲中间。”坐在浩浩身边,“爱心妈妈”陈静扶好木质底座,不时提醒浩浩不要伤到手。
孩子,总是“住”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近年来,河北省“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工作持续推进,目前在石家庄,3900余名“爱心爸妈”通过生活照料、学业辅导、爱心陪伴等关爱服务,呵护190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向阳成长。
“帮孩子们实现微心愿、带孩子们去春游,这些我们都能出把力。”工坊外,石家庄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执行会长郭兵找到石家庄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商量着接下来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在做实“爱心爸妈”志愿者招募、赋能培训、常态化帮扶基础上,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团体、社工机构、爱心单位加入到“爱心爸妈”行列。石家庄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现有212支“爱心爸妈”志愿服务队,接力为孩子们送去社会化、专业化关爱。
大手牵小手,孩子们和“爱心爸妈”合作,11时30分,一件件银杏叶、小海豚铁板浮雕作品出炉。
“真好看!”张晓梅和豆豆一起把金色的银杏叶装进相框,看着自己的作品,豆豆开心地笑了。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张晓梅第一次参与“爱心爸妈”关爱活动,孩子们阳光开朗的状态,让她感到欣喜。“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爱心爸妈’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安全感,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光亮。”活动一结束,张晓梅加上了陈静的微信,询问怎样成为“爱心爸妈”的一员。 (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