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眼科医院代云海:仁术之光,点亮世界“睛”彩


代云海
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访问学者,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青岛市眼科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兼白内障学组委员,山东省中青年优秀保健人才,山东眼科“青年才俊”,青岛市青联委员。
眼科手术是小镜头里看大世界。为“柔情似水”的眼睛做手术,好似“冰上舞蹈”。医生需要用“多一分则重、少一分则轻”的精细力量控制好手中的手术器械,不仅要粉碎白内障将它们吸出来,使之从浑浊变清澈,更要把新的人工晶体精准牢固地安装在“悬空”的囊袋里,同时不能破坏又薄又光滑的后囊,整个过程都需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进行,手术医生就像是“刀尖上的舞者”。近日,青岛早报记者走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专访了白内障科主任代云海。见到代云海第一面,给人的印象是亲切和蔼,质朴真诚。与他交流,他的话语低调温柔,一字一句无不散发着他对眼科医生这一职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挚爱。代云海从医20载,从青涩稚嫩到独当一面,他深受患者信赖,20年长路漫漫,不变的是代云海对眼科的执着和坚守。
医生担当的是一份责任和一份使命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代云海至今还清晰记得,2005年大学毕业时,他的脑海中认为医生的职业就是受人尊敬,拥有众多光环,带着这种单纯的认识,他走上了医生的岗位,经过20年的历练之后,他更加成熟了。如今,代云海认为,医生不仅仅只是一份职业,更是患者心中的希望,除了能治病救人,也需要付出很多,承受很大的压力,同时做医生要学到老,否则就会被学界淘汰。他说,最高兴和快乐的莫过于看见患者健康出院,那种心情激动而满足。“当一个患者通过你的手术,在他第二天打开纱布的一瞬间,高兴地说自己看见了,那个时刻你会完全被患者的喜悦之情所感染,你的内心会觉得,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荣誉感。”
代云海在本科期间学习的是临床医学,大学本科毕业以后,被分到眼科,之后攻读了研究生和博士,“那个时候眼科专业水平还稍显稚嫩,代云海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向老师学习以及不断地钻研,确定了自己致力于白内障疾病的发展方向。白内障手术是个对精细度要求非常高的手术,要在非常狭小的空间内完成环形撕囊、超声乳化、吸出、放置晶体等步骤,前面不能碰角膜,后面不能碰后囊,否则会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类似于要在雷区进行安全行走。难度之大、要求之高、操作之精细可见一斑,真可谓精微之处见真功。作为眼科医生,代云海深知自己责任的重大。
他说:“医生就是一份责任,担当起这个使命最重要。我是一名眼科医生,对这份职业我非常热爱。”从医20年,代云海对医术精益求精,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8台手术,他用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同事的喜爱和尊敬。
精准微创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双眼白翳、白内障加剧,70岁男子王先生几近失明,面对五级(最硬级别)极硬核白内障难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运用飞秒激光技术完成“无刀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揭开纱布那刻,王先生连声道谢:“眼睛感觉光亮好多!”这项精准微创技术,正为更多复杂白内障患者点亮希望之光。如今,越来越多深受白内障、老花眼困扰的中老年患者对视力提出高需求:看得见更要看得清,其中不乏疑难重症。随着科技发展,手术理念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这些复杂重症患者如何更安全、更迅速、更微创地复明已不再遥远。
今年70岁的患者王先生来自新疆的偏远山区,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双眼白内障影响视力,计划行白内障手术,但术前检查发现双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不足,告知他白内障手术有引发角膜失代偿、需要进一步角膜移植的风险后,王先生遂放弃了手术,经过3年多时间,王先生彻底失明。
代云海经诊治后发现王先生白内障已达晚期,核硬度达5级。因这类白内障的“复杂性”特点,手术操作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角膜内皮及囊袋的保护。先进的手术设备是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的第一道保障线,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内皮保护也是术后视力恢复快慢的关键因素,代云海回忆他在美国排名第一的眼科研究所学习期间,美国的医师也是特别注意角膜内皮保护,各类先进方法和设备同时使用,白内障手术均采用囊袋内刻槽、预劈核以及超声乳化,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手术更安全,回国后这种理念更加根植于代云海心中,“更安全、恢复快”也是他不断追求的目标。
白内障手术是患者复明的希望和寄托,以往对于晶体核过硬或存在脱位风险的白内障类型通常采用大切口手术,术后存在切口恢复慢、视觉质量差的弊端。随着白内障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提高,各类设备的进步,尤其各类预劈核技术的发展,很多复杂过熟的白内障也可以通过微创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来实现治疗目的,术后患者恢复快,术源性散光小,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白内障劈核是手术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涉及到后面一系列手术操作的顺利性及术后效果的恢复。“预劈核技术”就是在超声乳化开始前,先用劈核器械将晶体核预先分割成小块,然后再进行超声乳化,可以大大减轻超声能量对眼内组织的损伤,避免大块核移动引起的前房不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在临床应用中有多种预劈核技术,包括飞秒激光辅助预劈核技术、Miloop预劈核以及各种劈核刀辅助等,这些技术均已在青岛眼科医院开展应用。术后患者视力效果更优,角膜且没有明显水肿表现。
专家提醒
勿“等熟透了”再做
代云海提醒广大老年患者,尽管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操作有可能化解复杂过熟白内障带来的挑战及风险,但白内障不要“等熟透了”再做,这样有可能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并失去使用优质的功能性人工晶体的机会。
虽然白内障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但白内障患者中的确以老年人居多。“总体来说,白内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代云海表示,80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可达90%。这意味着,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中,因白内障“眼神不好”的大有人在。代云海说,如果等到白内障“熟透”,晶状体过硬,反而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而且,等待白内障成熟的过程中,患者会经历漫长的低视力阶段,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白内障如果一直不治疗,可能会引发白内障膨胀导致青光眼,白内障溶解引发葡萄膜炎等并发症,这些对眼睛的伤害更大。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代云海告诉记者,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时机不是等待白内障“成熟”,而是应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如果白内障开始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例如看书、看电视、做饭、出行等活动时,建议尽早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避免并发症。
提醒
误区
白内障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根治
在信息时代,不少患者盲目相信一些不实广告宣传,认为白内障可以通过药物、滴眼液或其他非手术疗法治愈,从而避免手术。代云海表示,目前没有任何“特效药”或非手术疗法可以根治白内障,手术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案。白内障的本质是晶状体的蛋白质变性导致的混浊,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药物可能在早期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误区
年纪大了没必要做手术
生活中,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弱,手术风险高,没必要折腾。但实际上,白内障手术对年龄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即使是高龄老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可以接受手术。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徐小钦 院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