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种地吧》“助农”“盈利”两手硬后 综艺资本的目光开始瞄向进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7:42:00    

综艺带动行业观察,当《种地吧》“助农”“盈利”两手硬后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杭莹

上个周末,劳作纪实互动节目《种地吧3》2025年“爱侬日”来到第三个年头。当日,十个勤天与全国各地的农文旅代表以及各地新农人代表既开了一场农业研讨会,又进行了一场超过11小时的超长直播,助力各地特色农产品销售。

“爱侬日”当天,十个勤天联动天猫官方直播间,喜提十几个微博热搜,全平台累计观看突破1.4亿。芫根、核桃、牛肉肠、东北黑木耳等农产品销售一空。一档农业纪实综艺,3年时间,让十个原先的娱乐圈小透明摇身一变成了大IP,“十个勤天”也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小白”,成为了在助农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农人。以纪实类综艺带动助农的路径,已经验证了其成功性。

从种地开始,以综艺带动行业观察的形式逐渐涌现。近期,一档聚焦工厂生活的纪实类综艺节目《进厂吧兄弟》闯入大众视野。在年轻人不爱进厂的声音逐渐强烈的当下,这档综艺能复刻《种地吧》,带动制造业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回升吗?

寻找农业可持续的答案

相较于节目前两年的“爱侬日”,研讨会是今年的一大改变。

17日的“爱侬研讨会”上,来自浙江、新疆、重庆等9个省区市级农文旅代表,以及《种地吧3》中此前出现过的长沙宁乡的贺姐、黑龙江林口的高叔等农人代表纷纷现身,围绕定点帮扶、庭院经济、经济作物发展三大经济模式,并引申出新型农业商业模式、粮食生产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兴农等话题。

随后的直播方面,“1+N”的直播形式让十个勤天在一场直播中接连点亮15家农文旅专属直播间,在线助力300多个产品展播展销。直播过程中,十个勤天巡场变“巡尝”,每到一个直播间都率先试吃各地特色美食,将原本的巡场介绍变成了一场兼具娱乐性与助农效果的“吃播盛宴”。

今年“爱侬日”的变化,也是《种地吧》这档节目进入到第三季的转变缩影。《种地吧3》不再只是让少年在杭州后陡门展现农民生活,而是主要辗转全国各地,以全国巡播的形式助力各地的地域特色农产品打响品牌。

青海囊谦的芫根产业发展及市场销售存在困难,十个勤天就在淘宝开专场直播,一场直播带货30000件芫根产品,上架后1秒售罄,销售额超190万元。节目的播出和直播让“囊谦”词条微信指数暴涨,“种地吧芫根助农推广直播”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近2000万次。

长沙宁乡的花猪肉质鲜美,但猪肉保质期和整猪出售的形式让宁乡花猪的销售难以市场化,只能依靠线下拼单的形式出售。“爱侬日”当天,十个勤天成员鹭卓向记者透露,目前正在天猫建立网店进行线上拼单,并努力布局线下门店。

黑龙江林口县的沙棘是特色农产品,但当地长期只售卖单果,居民辛苦但利润低。十个勤天通过拉动居民制作沙棘皂的形式引导居民进行沙棘加工出售,并和当地政府合作买展会推广林口沙棘。

《种地吧3》青海篇中,卓沅与盐农的对话暴露了节目的野心:“我们不是来施救的,是来寻找可持续方案的。”

“哪里需要种地,我们就去哪里”

最初设定的农业版《变形记》,逐渐成了年轻人的“云种地”模拟器。科技兴农,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助农,在《种地吧》里,既能看到智慧农业系统与传统耕作经验的结合,也能透过镜头清晰看到全国各地的农业困局与破局。

《种地吧3》不仅在地理维度设定上进行了农业版图扩张,节目主线也由“种地”升级为多维度“助农”,跳出“直播带货”的窠臼,转而构建助农的底层技术逻辑。除了种地,节目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故事。少年们真正完成了从“学习种地”到“主动助农”的角色转变。

从第一季豆瓣开分7.4到第三季9.2的逆袭,从单期播放量3000万到破亿的爆发式增长,这档“非典型综艺”正用数据证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渴望的治愈,就藏在一粒种子的生长周期里。而更有意思的是,它真的拉动了年轻人对农业的关注,并加入到助农的行列中来。

小柒是《种地吧》的资深粉丝,作为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在此之前她对农业的了解很少,只参加过学生时代学校植树节的植树活动。透过这档节目,她开始知道刻板印象里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已被智慧农业与科技农业所替代。2024年3月12日植树节当天,《种地吧2》沙漠种树节目播出,“十个勤天在民勤栽植了18万穴梭梭”的消息不胫而走后,388名禾伙人(十个勤天综艺粉丝昵称)认捐了1800株梭梭树,参与荒漠化综合防治。小柒就是前往甘肃种树的一员。

“哪里需要种地,我们就去哪里。这是十个勤天的实际行动,也是禾伙人的目光所及。”小柒表示。

作为爱奇艺打造的综艺IP,《种地吧》系列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农业维度,对爱奇艺自身的反哺也是实际可见的。5月21日,爱奇艺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财报显示爱奇艺总收入为71.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其中,一季度,爱奇艺在线广告收入为13.3亿元,国际版收入同比增长超30%,广告收入同比增长40%,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对此,爱奇艺提到,综艺旗舰IP《种地吧3》的强势回归,和《种地吧》获海外广告客户关注起到了重要作用。

种地2.0难再现,进厂行不行?

在爱奇艺《种地吧》系列大热后,不仅仅是十个勤天吃到了流量红利,背后的爱奇艺、蓝天下等制作方也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于是,无数试图复刻《种地吧》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同为爱奇艺推出的“女版”《种地吧》——《燃烧的月亮》,央视推出了《出道吧!科技小院》,优酷上线了《岛屿少年》,芒果TV推出了《田间的少年》,腾讯推出了《令人向往的种豆》,邀请了马天宇、毛不易等明星加盟。但神奇的是,再也没有一档节目能够达到同样的热度,大多甚至是没激起一点水花。

“农业路”不通的制作方开始把目光瞄向了其他赛道。近期,一档聚焦工厂生活的纪实类综艺节目《进厂吧兄弟》闯入大众视野,自2025年4月底开机,节目便凭借“缝纫机”等“路透画面”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成为舆论焦点。

据目前的信息,围绕“中国制造”主题,9位怀揣创业梦想的少年组成“厂员兄弟团”创业团队,要从零开始创立服装品牌、设计生产、线上线下销售,沉浸式体验服装厂生产线运作,涵盖从缝纫、选料、质检到模拟工厂创业的全过程。

和农业一样,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结构变革的当下,工业同样经历着深刻变革。工厂不再是轰鸣声声与脏乱差,现代化工厂已经比比皆是。但长期以来,工厂流水线工作在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中逐渐失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滴滴司机、外卖员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加入。

从目前来看,从《种地吧》到《进厂吧兄弟》,节目的模式几乎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亲身实践、收获成果来呈现内容。然而,换汤不换药的节目能否真正实现从预制爆款到爆款的转变,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更重要的是,种地能够转变农业认知,靠助农来拉动节目线条,那进厂靠什么来实现长期内容输出呢?是单纯的模拟经营,还是挑战不同的制造业领域?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