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际新闻小课堂丨给特朗普先生加开的一堂历史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06:00    

△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打关税战时,不少美媒就把他和胡佛总统相提并论。《纽约时报》曾评论称,在特朗普身上看到了赫伯特·胡佛的身影。

特朗普先生,您可能已经注意到,媒体早就把您和第31任美国总统胡佛相提并论了。但您记得当年美国人怎么“纪念”胡佛吗?他们把破纸板搭的棚户区叫“胡佛屋”,把流浪汉裹身的旧报纸叫“胡佛毯”,把抓来充饥的野兔叫“胡佛猪”。

说来讽刺,这位总统的大名,就这样成了大萧条时期美国民众所有苦难的代名词。

△第31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

历史正在重演。当您再次祭出关税武器时,可曾想过:明日的街头巷尾,“特朗普”会变成哪种美国苦难的代名词?

特朗普先生,您是否记得,1929年,美国的夏天充满焦虑。股市崩盘余波未平,农场主们眼睁睁看着粮食烂在仓库,农民们高喊“外国竞争毁了我们的市场”。参议员斯姆特和众议员霍利站在国会慷慨陈词,给出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

△1929年4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通过前不久的威尔斯·C·霍利(左)和里德·斯姆特。

“提高关税,挡住外国货,让美国产业复兴!拯救美国经济!”

特朗普先生,这口号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1930年4月,二人联手推动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在美国国会两院通过,并被送到胡佛的办公桌上。

1930年5月5日,《纽约时报》报道称,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反对《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

特朗普先生,您是否知道,当您的这位共和党前辈签署法案时,有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请愿书,呼吁法案不能签?

但因胡佛本人竞选时提出了“保护农民”的承诺,加上国会推动,他最终落笔签字。

就这样,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被提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从鸡蛋、奶酪到钢铁、汽车零件,甚至墓碑石,通通被课以重税。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芝加哥,失业人群在救济食堂外排起长龙。

特朗普先生,让我来提醒您那次故事的结局。

  • 失业率暴增:1930年至1933年,美国失业率从8.7%飙升至24.9%,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个失业。
  • 制造业崩盘:1929年至1932年,美国汽车销量从530万辆暴跌至130万辆,福特汽车公司裁员近70%。这造成汽车制造陷入停滞,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腰斩式”下滑。
  • 金融系统崩溃:1930年至1933年,全美20%的银行倒闭,引发金融危机。高关税导致国际贸易瘫痪,美国工农业产出暴跌,银行坏账激增,将大萧条推向深渊。
  • 史诗级的贸易战爆发:全球各国纷纷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这场没有赢家的贸易战,最终导致1929至1934年间全球贸易规模萎缩约66%。

特朗普先生,那次关税战最大的输家是美国。1929到1933年,美国出口额缩水约69%,进口跌幅更超过72%。同时期,美国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从13.8%下降到9.9%。这些数字像一记记耳光,把深陷大萧条的美国经济抽得晕头转向。

美国民众对胡佛痛恨至极,以至于“胡佛”成了一切糟糕之事的代名词,连任自然成了天方夜谭。胡佛被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取代,提出法案的斯姆特和霍利两位议员甚至被逐出“两院”。

数十年后,第40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也忍不住公开批评这个法案。就连同为共和党的里根都看不下去,这政策得糟糕到什么程度?

特朗普先生,世人都知道您对“关税之王”威廉·麦金莱总统的崇拜,但您是否知道,在他执政后期,他已重新审视其贸易理念。就在遇刺的前一天,他在演讲中表示,“排他性的时代已经过去。互惠条约符合时代精神,报复措施不符合时代精神。”

特朗普先生,中国人讲:“以史为鉴”。胡佛没能读懂麦金莱理念的转变,最终让“胡佛”成了苦难的代名词;如今您执意重走关税战这条老路,可曾想过,历史这面镜子中映照的,究竟是“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承诺,还是又一个将被民众唾弃的经济灾难?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赵新宇 主编丨崔翀 撰稿丨曹梓楠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