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帕金森病日将至,海南医师教你防治:少触农药重金属,多运动均衡饮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3:38:00    

南海网4月9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每年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尤其是65岁以后老人的神经系统慢性进展性退行性疾病(神经退行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会让患者失去自理能力。4月9日,记者采访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海医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叶富跃,就帕金森病如何防治进行科普。

4月9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仁爱楼一楼开展帕金森病如何防治科普。记者 林鸿羽 摄

当天上午,记者在海医一附院内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中老年朋友和年轻家属,正在认真聆听有关帕金森病防治知识,现场的义诊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分别询问患有帕金森病什么情况下可以动手术、日常要如何预防等问题。

“帕金森病其实患病率并不低,我们国家的患病率大概是1.7%,按照这个比例来算的话,我们海南有1000多万人口,65岁以上人口约120万,海南帕金森病的患者可能大约有2万,这个数目可不小。”叶富跃说,由于帕金森症的病因目前并不明朗,也没有根治的办法,因此患病者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很容易给患者带来诸多困厄,包括造成抑郁、自理能力丧失等等。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叶富跃现场给患者看诊。记者 林鸿羽 摄

他介绍,目前对于帕金森症的治疗一般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确诊5年以上,且系原发性PD患者,药效减退者可考虑DBS手术治疗,那些以震颤为主,经规范药物治疗震颤改善不理想,且震颤已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强烈要求手术的,确诊3年者也可以考虑开展DBS(脑深部电刺激术)手术治疗,通过在患者脑部置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此外,在治疗方面还可以通过AI技术赋能,从“精准治疗”到“全程管理”,运用AI技术协助患者管理饮食、运动等,如推荐低蛋白食谱避免影响药效,助力开展“沉浸式体验”的康复训练,以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超市购物、跳舞等场景,让患者在游戏中完成平衡训练。

“帕金森病与多巴胺的减少有关,其与毒素暴露有一定关系,所以我们提醒群众尽量减少接触农药和重金属,如果打农药可以戴好口罩穿戴好防护服。”叶富跃说,此外,建议群众在预防上尽量多加强慢跑等有氧运动,均衡饮食结构适当饮用咖啡。如果确诊了帕金森病,除了及时前往专业机构诊疗,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义诊活动现场。记者 林鸿羽 摄

现场,帕金森症患者赖大爷分享了自己的治疗心得。“在确诊后我双腿无力、关节也疼痛,很不舒服,后来接受了DBS手术治疗,目前身体状况好多了,可以自己走动了。”赖大爷说,他认为保持好心态配合及时正确治疗会收效良多。

“通过类似的科普和义诊活动,我们希望加强群众对帕金森病的科学认识,采取正确的诊治态度加强疾病的防治。”海医一附院副院长赵振强表示,帕金森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都相对较高的疾病,全流程全周期多学科对患者进行管理和治疗显得很重要。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