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智”又增量 贵州为新能源汽车配好“充电宝”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截至2024年底 ,贵州已建成充电基础设施超16万个,覆盖全省1145个乡镇、185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此同时,贵州企业也在自主研发多元化的充电产品,为新能源汽车配好“充电宝”。

这个大方块,是个行走的充电桩。具有自动驾驶,自主避障功能,手机一键召唤就能“上门”充电,目前已经投放在医院、景区、演唱会现场、老旧小区等需求量大,但又受到场地和变压器容量限制的区域,实现了“车找桩”到“桩找车”的模式改变。

贵阳市市民杜娟用手机扫一扫,充电机器人便精准地停在了可以充电的位置。她告诉记者:“本来有一点急事,发现医院就有充电机器人,节约了很多时间。”

充电桩进小区难、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难、景区找充电桩难……贵州这家企业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痛点,自主研发移动充电机器人。当前已在省内部分地区,及长沙、成都、西安等省外城市投放。

“百里杜鹃花期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很灵活地去部署,等到需求没有了,便可以转移到其他地方。”贵州车联邦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总监何飞贤说:“机器人充满了以后可以满足2至3辆车的充电需求,机器人没有电的时候,有边充边放的功能,充当了固定充电桩的角色。”

企业以应用场景驱动科技创新,除了移动充电,这款充电机器人还具有储能、反向供电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等功能,目前已取得了150多项专利和软著。

贵州车联邦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硬件研发部总监陈泰雷表示:“机器人底盘控制器控制车辆的运动,电池管理系统保证电芯工作安全,这些核心部件都是自主研发的,进一步打造新质生产力,响应电动贵州的政策需求。”


在铜仁市印江县的永毅村,原先这里的车主要开30分钟的车到县里充电。而现在,在村里就建有这样的充电站。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缠溪村村民祝文江告诉记者:“安装充电桩充电设备安好过后,买新能源车的人多了很多,对我们跑网约车来说特别便利。”

贵州电网公司产业部投资科经理赵勇欢表示:“2025年,贵州电网将选取部分重点乡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力争在9个地市实现超级快充场站全覆盖,全年整体充电基础设施利用率提升不低于20%。”

除了推动公共充电设施下沉,现在报装“一户一表”充电桩的农村用户,也越来越多。

贵州电网铜仁印江供电局木黄供电所工作人员唐树坤告诉记者:“用户提供车位权属证明,购车发票,对客户完全实行免费报装的服务。现在每个月的报装申请是20到30户左右。”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木黄镇阳坝村村民祝贺说:“交了报装申请之后,当天早上就安装好了。这个政策很好,推动老百姓安装充电桩。”
按照规划,贵州力争到2027年,累计建成公用充电桩5.4万个以上,重卡换电站390座,自用充电桩40万个以上,并实现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100%接入省级运营监管服务平台,更便于用户安全便捷使用。
记者: 黎妮 万祯 通讯员:李莉 陈厦华 向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