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西进 让这些商品在西部“圈粉”
来源:人民网
这个春天,蓝莓盆栽意外成为西北家庭的“新宠”。
园艺商家冯威原以为西北用户更青睐在自家庭院种植蔬菜,没想到十几万盆蓝莓不到两个月便售罄,甚至数千盆跨越几千公里抵达青藏高原。
“消费者把盆栽放在工位上,当起‘园丁’,西部用户也赶上了城市新潮流。”冯威感慨道。

冯威基地里的蓝莓盆栽正处在膨果期,半个月后全部变色即可采摘。李康摄
类似的故事正在西部市场不断上演——海南椰子、智利车厘子、福建冲锋衣等商品通过电商涌入内陆,而内蒙古草原上的二次元爱好者也能穿上来自东部的蓬蓬裙,高原深处的少女们第一次体验了Cosplay的乐趣。
这样的转变与国家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和国内消费大循环的宏观战略密不可分。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西藏、宁夏、内蒙古、甘肃等西部省份增速均超全国水平。
消费活力的释放,不仅源于西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更得益于电商平台对物流、成本和服务的系统性优化。过去,西部订单常因高昂运费受阻,一箱蓝莓盆栽的运费可能超过售价,异形包装更增加了运输难度。
如今,物流中转费的减免让商家敢于“向西突破”——水果商家李庚旭发现,木瓜、椰子等耐储运的南方水果在西部供不应求,发往偏远六省的订单增长超30%;花卉商张凝钊的芍药鲜切花跨越2000多公里抵达西北,只需承担头程运费,平台补贴则让消费者以更低价格买到优质商品。
平台政策的持续加码为商家注入信心。以拼多多为例,去年9月,西藏、甘肃等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被免除,今年4月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进一步降低商家经营门槛:店铺保证金从1000元降至500元,新手商家可将更多资金投入产品研发;针对西部消费热点发放优惠券,倾斜流量资源,带动订单快速增长。
冯威的蓝莓盆栽通过拼多多平台补贴,单场活动3小时售出1000单,西部订单占比显著提升;张凝钊的贵价巴茨拉芍药经官方补贴后单日销量破千,既加速销货又避免损耗。与此同时,“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农产区,推动西部土特产走向全国——宁夏的枸杞、甘肃的百合通过标准化包装和品牌化运营,实现溢价销售,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张凝钊的基地里种了百亩芍药,月底将通过拼多多等渠道卖进千家万户。李康摄
物流降本与消费升级的双重红利,让西部市场从“潜力股”变为“增长极”。过去一年,某二次元服饰商家在青海、西藏等地“涨粉”显著,单月发往高原的订单达数百件;蓝莓盆栽在宁夏、内蒙古家庭生根发芽,甚至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晒单明星”。
这些变化背后,是电商基础设施的全面优化:异形包装方案经反复测试,确保蓝莓果实运输零损耗;中转集运模式让偏远地区也能享受拼单自由。正如商家所言:“当网购体验东西部无差别,每个平凡需求都能被平等满足。”
数据显示,平台西部地区订单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更多“藏在深巷”的优质商品正通过这条新通道,走进千家万户。“一直以来,平台让越来越多偏远山区的农特产品走向全国的同时,也致力于让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和城市用户一样,便捷地获得广泛的商品选择,共享电商发展的红利。”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蓝莓盆栽在高原阳台绽放,当芍药花海映红大漠落日,西部大市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