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富民产业观察丨兰陵县尚岩镇:小草莓带领群众过上“莓”好生活
在临沂客户端讯3月18日,临沂市兰陵县尚岩镇莓之缘家庭农场草莓温室大棚内,在这里务工的李学兰大姐正在给草莓疏花疏果。今年65岁的李学兰已经在离家一公里的莓之缘务工六七年了,每个月能挣三四千元,很是满足。

据了解,近年来,尚岩镇紧紧围绕“同心共富”主题,积极调动归雁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产业、经济、致富等方面“多向发力”,引导广大归雁人才在产业发展、文化交流、公益帮扶、助农增收等领域“精准赋能”,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助力共同富裕。莓之缘家庭农场,在归雁人才张全胜的带领下,带动周边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8年,张全胜从上海回乡创业,凭借着在草莓市场领域积累的经验,在充分调研草莓市场广阔前景以及利用家乡优质土壤种植草莓的可行性基础上,成立莓之缘家庭农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莓之缘家庭农场形成了以种苗培育、观光采摘、电商销售为一体的绿色草莓基地。
“目前,我们总投资达1100万元,占地120余亩,已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29个,占地87亩,配套水肥一体化、物联网、农残检测室等多种现代化设备。为了把握产品质量,不断研发新的品种,以丰富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我又建设了1.6万平方米的育苗床,可同时育苗200万株;建设了自动化外遮阳系统,覆盖面积近2000平方米。”张全胜说。

据张全胜的妻子朱井利介绍,今年共培植草莓50亩,共36个品种,亩产3000公斤左右,像粉玉、真红美玲等新品种能卖到80块钱一公斤,甜宝、红颜之类普通品种12元左右一公斤,平均起来一公斤20元左右。
说起来草莓的销售,除了本地的采摘以外,张全胜把客户群瞄准长三角市场,主要销售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各大中城市。
长三角建设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打开了长三角城市的市场,提升了莓之缘草莓的知名度和信誉度。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有力地巩固了市场占有率,提升了在长三角各大商超中的竞争力。稳固了与百果园、盒马鲜生、家乐福等商超的长期合作关系,在苏州和上海广受消费者喜爱。正是有了对接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资金支持,莓之缘家庭农场新增了育苗大棚,加大了人工量,提高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率,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草莓产业,让农场和广大群众以及村集体的收益都得到了显著增加。

作为一名从山里走出来的农村人,张全胜深知作为一位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辛,更知道“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的深刻内涵,在发展自己产业的同时,他也在积极地帮助正在创业的同乡同行,宣传种植技术、分享管理经验、开辟销售渠道。他愿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让父老乡亲少走弯路、多一些坦途。经过不断的努力,每年给村集体增收8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2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杜后院村的张飞,是张全胜共富之路的受益者,他跟着张全胜务工,逐渐学会了草莓种植技术,张全胜全力支持他自己干,今年,张飞共种植3个草莓大棚,预计实现收入20万元左右。
靠着这些年不断的努力,莓之缘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家庭场”,产出的草莓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在2019年“全国草莓精品擂台赛”中荣获金奖;2020年“全国草莓擂台赛”中荣获金奖一个、优秀奖两个;同年,张全胜也被评为“兰陵县十优归雁”荣誉称号。今年1月,荣获2025山东草莓产业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泉城莓好食光品鉴会金奖。
尚岩镇党委副书记王冠斌说:“近年来,尚岩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打造郭村芽苗、史庄蒜黄、沟西大米、岳村芹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建设莓之缘家庭农场和鸿惠家庭农场两处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圣宇 胡得理 通讯员 宋海生
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