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洛阳以邻里中心为抓手 切实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8:54:00    

市民在洛阳城市阳台健身游玩

  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凉风习习。昨日上午,在涧西区南昌路街道江西社区邻里中心舞蹈室里,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一群老人手持折扇、身着红裙,翩翩起舞。

  “以前是刮风下雨练不成,现在是天冷天热都不耽误排练,舞蹈室建到了大家心坎上。”舞蹈队组织者李慧红笑意满满。

涧西区华夏体育公园建成投用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日,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多层级、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城市提质工作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邻里中心作为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公共服务进社区的重要抓手,积极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建成邻里中心363个,打造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邻里中心布局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聚焦“一老一小”,按需设置功能满足群众需求

  辣椒炒肉盖饭、羊肉烩面、豌豆肉酱面……午间,洛龙区开元路街道定鼎门社区邻里食堂飘出一阵阵饭香。

  居民陈国建端坐在桌前,开始享受美味午餐。“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家里就剩我一人,做饭真是麻烦。”陈国建边说边吃,面条一下肚,暖胃暖心。“现在社区有了邻里食堂,我中午直接来吃饭,还能享受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折扣价,省了不少事。”

  在定鼎门社区邻里中心,政务服务、日间照料、舞蹈健身、非遗传承……各项公共服务功能一应俱全。“我们征求辖区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各项服务功能,现在邻里中心功能室使用率在95%以上。”定鼎门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改造提升后的洛龙区古城街道龙兴小区

  我市将邻里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的重要载体,集中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等基层阵地的空间、功能、人员,按照“6+N”模式,建设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邻里中心,以“一老一小”需求为重点,推动政务代办和文化、教育、养老、医疗、体育六大类基本公共资源下沉至群众身边。我市还鼓励有条件的社区针对辖区居民需求,增加电商直播、旅游服务等特色服务,更好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

  针对辖区宝妈较为集中的情况,洛龙区光合城社区邻里中心引进“不凡妈妈”手作坊,成功带动一批宝妈就业;针对辖区居民老人较多的情况,瀍河区利民街社区邻里中心引进推拿工作室,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低价推拿服务;针对辖区居民健身需求,西工区唐宫社区邻里中心把空闲水池改建成健身场地,让居民在闲暇时可锻炼身体。

  “居民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都在社区的一方天地。社区充分满足居民的需求,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才能更强。”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坚持运营前置,推动邻里中心建设常态长效

  “俺的家风也简单,敬老爱老孝为先,孝敬老人是美德,一代一代往下传……”

  在西工区邙岭路街道,石油路社区邻里中心里热闹非凡,一阵清脆的快板声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围观。快板表演者刘彦生每年都要在这里组织20多场演出,以快板艺术形式倡树文明新风。“社区就是咱老百姓的家,咱一定得积极参与进来,一起把这个家管好。”刘彦生说。

  社区治理离不开群众参与。我市以邻里中心为载体,建强群众自治组织、自乐组织、志愿组织“三自”组织,引导“三自”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及扶弱济困、环保清洁、治安维稳等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据统计,依托社区邻里中心,我市已成立各级“三自”组织4000多个,在推动邻里中心和社区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邻里中心运营方式上,我市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经营管理模式,注重用好市场力量,持续探索创新“公建民营”“场地换服务”“收益共享”等“公益+市场”运营模式,引进优质市场主体,持续为群众提供低价优质服务,推动邻里中心建设常态长效。

  建设完整社区,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小区里有咖啡馆、运动场,还有书画室、社区食堂,居民出行、购物、休闲娱乐等都十分便利……

  西工区王城路街道行署路社区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社区里老旧小区多,各项功能设施不全。如今,行署路社区成为完整社区样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缺什么就补什么,是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西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区立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彻底改变社区面貌。同时建成邻里中心,引入文化、体育、养老、医疗健康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在瀍河区勒马听风街,三国主题的墙绘吸引路人打卡拍照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市政微改造等与邻里中心建设结合起来,下大力气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城市功能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整合邻里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功能,进一步完善“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邻里中心服务体系,加快形成符合政策导向、具有洛阳特色、可复制推广的邻里中心建设运营模式,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石梦露)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