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仲裁委员会锚定国际一流目标部署重点工作
7月21日,西安仲裁委员会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认真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和省司法厅党组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近期工作,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这一核心目标,精心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西安仲裁委员会主任李洪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副主任兼西安仲裁院院长徐文新、秘书长王育龙参加会议,副主任兼监督委员会主任崔景文主持会议。

会上,李洪涛主任首先认真传达了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以及省司法厅党组扩大会议精神,崔景文、徐文新、王育龙三位领导分别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对近期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深入剖析了在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过程中存的问题和短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李洪涛主任作了全面讲话。
李洪涛主任指出,在省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经过全委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体制机制改革任务。通过改革,内部治理结构更加科学完善,国际化定位愈发清晰明确,服务规范化路径也更加清晰可循。
李洪涛主任强调,全委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仲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领导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改革成果,全力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西安实践贡献仲裁智慧与力量。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总书记和上级领导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接受省司法厅的监督指导,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添砖加瓦。第二,以过硬作风能力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勇于直面工作中的短板不足,深化各项工作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自我革命精神,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三,要对标国际顶尖仲裁机构标准,稳步推进改革发展进程,全力以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李洪涛主任要求,全委上下和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围绕下列七项重点工作部署开展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始终确保仲裁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为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体系,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升机构管理水平和运行质效;三是完善仲裁规则,构建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科学规则体系,增强仲裁规则的先进性和竞争力;四是强化队伍建设,拓宽仲裁员选聘渠道,加大境外优秀仲裁员的选聘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仲裁员队伍,不断提升仲裁服务的专业水平;五是推动技术赋能,深入挖掘大数据分析在仲裁领域的应用潜力,加速线上仲裁、智慧仲裁建设步伐,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协同高效,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仲裁服务;六是扩大国际业务与交流,合理布局境外机构及代表处,积极拓展业务板块,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不断提升仲裁机构的国际影响力和业务覆盖范围;七是加强宣传引导,广泛传播仲裁理念,持续营造国际商事纠纷首选仲裁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仲裁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可度。
李洪涛主任号召,全体干部职工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勇立潮头”的担当积极服务大局,为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而不懈努力奋斗。
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刚一结束,西安仲裁委员会秘书处、西安仲裁院及监督委员会迅速响应,以“快落实、真见效”的积极姿态,掀起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为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注入了强劲动力。
会后第一时间,各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内设机构专题会议,通过“解读+讨论”的互动方式,层层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从发展目标的深入解读,到具体工作要求的详细阐释,从各部门职能定位的精准分析,到实际工作实践路径的探讨规划,分管领导认真辅导、精准解读、明确要求,大家集思广益、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每一位同志都能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找准自身存在问题,提出明确努力方向,真正让会议部署转化为全员的共识与行动。
为避免工作流于形式、“纸上谈兵”,各部门聚焦“任务转化”下足实功夫,将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逐一拆解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事项,并细化形成“岗位责任清单”和“时间进度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每一个环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这种“清单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的工作模式,不仅使工作节奏更加清晰明确,更在全委上下构建起“人人扛责、事事闭环”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此次高效联动的落实行动,既是对会议精神的深刻践行,更是西安仲裁委员会向着“国际一流”目标坚实迈进的生动体现。下一步,全体干部职工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以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为动力,以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鼎力支持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行动力量切实转化为仲裁服务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果,为区域法治环境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仲裁智慧与力量。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