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机械化春耕提速增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7:07:00    

来源:经济日报

这段时间,产粮大县浙江余姚的广袤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耕景象:培育秧苗、翻耕田地、田间管理……

在位于黄家埠镇的区域性水稻育秧中心,全自动化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摆盘、撒土、播种……一道道工序精准衔接,智能协同的四轴机械臂忙碌不停。“1个机械臂每15秒就可以抓取10个秧盘,2条育秧流水线每小时可育秧2000盘左右,而且人工减少一半,育秧周期也从原来的40多天缩短到30天左右。”该育秧中心负责人余军林介绍,今年该中心计划培育早稻秧苗4万多盘、晚稻秧苗38万盘以上,可供机插早稻1000多亩、晚稻1.5万多亩。

“嘟嘟嘟……”在马渚镇开元村,两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田间灵活地转弯、掉头,进行翻耕作业。它们依靠着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和高精度卫星系统,沿着既定路线行驶于田野中。余姚春耕生产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常态,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阳明街道芝山村,种粮大户杜祖善正在操控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赤霉病的飞防作业。伴随着螺旋机翼“嗡嗡嗡”的转动声响起,一架满载防护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平稳升空,细密的雾滴随之飘落在绿油油的叶片上。“以前人工施肥,一个人一天只能打10多亩,劳动强度大、效率也低。现在,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作业100多亩,而且喷洒雾化均匀,防护效果好。”杜祖善说,“有了这些先进的农机设备,种地轻松多了,我今年打算多种100多亩早稻。”

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介绍,今年,余姚市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约10万亩,744台大中型翻耕设备、452架植保无人机、556台插秧机已准备就绪助力春耕生产。广大农业技术人员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