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巡河体验+生态课堂:杭州运河畔上演“科技护水”生动一课
近日,杭州网义工联合市河长制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河长办”)、湖墅街道仁和仓社区,在京杭大运河畔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护水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科技科普+实践体验”模式,带领青少年及市民志愿者感受水环境保护的科技力量与责任担当。
活动前期,由杭州湾义工、仁和仓社区和杭州大关实验中学绿芽小队组织的暑期系列生态纪录片观影交流活动,引发参与者对气候变化与生态危机的思考。

当天,活动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新关遗址段拉开帷幕。杭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手持操作杆,操控无人机腾空而起,对河道进行全景巡查。实时回传的高清画面中,水面漂浮物、排污口等细节清晰可见。“科技天眼”的精确与高效令青少年们惊叹不已,纷纷上前体验,直观感受科技如何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大家知道‘河长制’是什么吗?它是我们守护河流的‘责任网’!”活动中,来自杭州大关实验中学的袁乐欣同学化身“护水科普员”,为弟弟妹妹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护水科普小课堂,将“河长制”、水质监测内容以及健康饮水知识娓娓道来,让“水”与每个人的生活建立起紧密链接。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蔡竞蔡,则现场分享了智慧水务系统的应用前景,激发学生们对未来环保技术的想象。

“这里有个烟蒂,要捡起来!”“叔叔,这是生态保护手册,您可以看看……”在“弯腰行动”环节,青少年志愿者沿运河步道清理垃圾,向市民发放生态保护手册,以行动传递环保理念。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孩子不仅学会分类垃圾,还主动提醒我不要往河里丢杂物。生态文明不是口号,是每个人的举手之劳,这种‘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效果,比说教管用多了!”

从无人机的“天眼”巡查到孩子们的“弯腰”拾捡,从专家的科技分享到亲子共学的科普课堂,这场发生在运河畔的生态实践,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进更多人心中。正如一位小志愿者所说:“保护运河,就是守护我们的‘母亲河’;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