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电视剧《滤镜》:当科技滤镜照见爱情真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8:37:00    

【来源:光明网】

作者:刘 青

电视剧《滤镜》脑洞大开的剧情被网友戏称为“癫剧”,以高科技“滤镜”为叙事切口,介入生活的超前想象,在荧幕之上呈现出一种新奇的爱情讲述方式。该剧不拘泥于情节的抓马或缠绵,真实描绘了爱情生发的心理过程与人物成长变化,让人看到健康的感情能够映照出一个熠熠生辉的自我与愈加光明的未来。

《滤镜》剧照

《滤镜》开篇便巧妙地套用了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人物模式,女主因阶层自卑陷入偏见漩涡,男主则囿于精英视角的傲慢认知,通过男女主人公的不同频互动,呈现出南辕北辙的视角与感受。故事的转折点始于苏橙橙暗恋幻灭的瞬间——当心上人唐奇那句“你好难看”的直白评价刺破少女心思后,她承受的不仅是容貌焦虑的折磨,更是情感世界崩塌绵延不绝的心痛回响。此时,街头老奶奶赠送的滤镜手镯,宛如打开童话世界的大门的密匙——不仅帮助苏橙橙一键打造多样造型,还可瞬间幻化成风情万种的大美女。这种梦幻设定,精准地击中了每个女孩心底有关“魔法变装”的集体记忆,就像童年里的梦想突然照进现实,兴奋之余不禁让人嘴角上扬。

伴随着街边一次见义勇为的壮举,“变身”为美女苏渺的苏橙橙与唐奇不期而遇。美丽的脸庞与勇敢的灵魂让唐奇瞬间心动,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喜欢一个人。然而,这份悸动在苏橙橙眼里却变成了讽刺:之前对她退避三舍的少年,竟因一副滤镜生成的皮相便“舔”了过来,原来他也就是一个三观跟着五官走的“颜狗”罢了。学霸滤镜轰然碎裂,在苏橙橙的眼中,此时的唐奇俨然是个被视觉左右价值判断的“视觉动物”。二人视角与感受的错位带来十分有趣的戏剧张力,一追一逃的过程总是笑料不断,将人在恋爱中智商清零的“痴傻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慨又捧腹。

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里说的“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成见在不同时代也映射着社会认知的局限。《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发生于19世纪初,伊丽莎白与达西的误解缘于两人社会阶层的差异;而当代《滤镜》中,苏橙橙与唐奇的误会则源于慕强心理的作祟——苏橙橙总觉得唐奇和她姐姐一样有颜有才,他们的光芒那么耀眼,而自己则普通得几近透明。“滤镜手镯”就像一根牵引绳,引领着唐奇发现苏橙橙的可爱与独特。从大美女苏渺起,每一次滤镜升级,苏橙橙都会“解锁”一个“新人物”。无论是变成羊驼,还是其貌不扬的方谨,唐奇总能从中捕捉她独特的印记,怦然情动。《滤镜》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让男主跨越外貌、性别甚至物种等外在形式,纵深透视苏橙橙的个性内核,直观挖掘男主的心动信号,并最终确认真正的爱会超越外貌、身份和刻板印象,达成深层次的心灵契合,让真爱在破除成见的过程中实现双向奔赴。

有网友认为《滤镜》对观众而言是喜剧,对男主是虐剧,对女主是爽剧。《滤镜》的叙事魅力恰恰在于三重观剧体验的完美交织。全知视角的观众俯视着这段错位追逐——看着唐奇不明就里地乱撞,目睹苏橙橙奋不顾身地逃跑,两人宛然一对逗趣打闹的欢喜冤家,碰撞出令人捧腹的荒诞火花。男主的“屏蔽视角”将其困在认知牢笼:既不知晓女主的滤镜化身,又不清楚自己心中所属,如盲人摸象般不见全局,这种错位爱恋,成就了最酸涩的虐恋美学。看似手握金手指的女主实则深陷存在主义困境:被迫开启的每一个新身份都如同饮鸩止渴,虽然拥有更多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却不得不在谎言的漩涡中不断挣扎,疲于奔命,直到滤镜升级出隐身功能无法自控。在滤镜“反噬”的恐惧中,苏橙橙突然洞见了最珍贵的真相,不再留恋滤镜手镯的无所不能,只想变回自己,且从未像现在这样觉得做自己真好。当手镯的光芒熄灭,苏橙橙真正完成了对自我的接纳与认可。

从依赖滤镜到远离滤镜,苏橙橙在天平的两端极致跳跃。为了重拾自己的自信,她决定不再化妆与P图,直面自我。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又不免使她陷入另一种紧张与对抗之中。于是,唐奇以“科技解构者”的身份登场,用充满哲思的引导破解困局。他用常见的自然现象与科学原理娓娓道来,让苏橙橙顿悟:美不应是自证清白的枷锁,科技也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掌控而非被掌控。当卸下心理负担,苏橙橙的自洽与悦己亦于此完成了升级。从放下成见看到彼此到执手相依甜蜜相伴,再到站于亮光中引你向前,唐奇和苏橙橙借由滤镜手镯的牵引呈现了一种爱情最健康的状态:我爱你不仅仅是因为你很好,更是因为我在你眼中看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熠熠生辉的自己。爱情也许会流逝,会消失,但爱情所带来的自我悦纳与欣赏,会如血液一般源源不断地流淌于我的生命之中。

电视剧《滤镜》以科技浪漫主义重构当代的爱情神话,那些曾属于仙凡奇缘或狐鬼花妖的瑰丽故事,如今在剧中都化作可被技术解析的滤镜魔法,让又惊又喜的浪漫感受没有分毫减少。作为原创IP,该剧融合了奇幻、爱情、悬疑、科技等多种爆款元素,形式新颖,情节反转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在花团锦簇的外观下,其内里对当下审美偏见、自我认知和理想爱情等话题的探讨更是层层深入,发人深省。正如《傲慢与偏见》穿透爱情表象直指人性本质,《滤镜》也通过科技外衣下的爱情寓言,让现代爱情偶像剧落地生根,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刘青)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