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丨“以桃为媒”的产业融合智慧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孙乾丰
7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宣布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即将开幕。与过往不同,本届文化季将采用“1+3”创新模式,推介一条入选“湖湘十大避暑名山”的高山秘境旅游线,并举办黄桃大会、景区优惠、采摘体验三大主题活动。这场湘东山区的黄桃盛会,体现了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炎陵黄桃产业的繁荣,根植于其品牌文化的觉醒。炎陵黄桃是全国罕见的国家地理标志“双认证”产品,炎陵亦被誉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当地全力打造黄桃品牌,2024年黄桃相关产业链产值突破35亿元的背后,是当地桃农、合作社以及省市龙头企业的共同托举。
据了解,炎陵今年黄桃种植面积约9.5万亩,预计产量约8.9万吨,而本届文化季的突破点,在于有力推动了黄桃丰收季与湘赣山区避暑旅游的时空重合。一条高山秘境线串联起了酃峰云海、梨树洲冰臼群和神农谷飞瀑等自然景观,炎帝陵也将举办“炎帝+黄桃”文化展示月活动,这些都让游客在采摘黄桃之余,能同时游山水、品文化、享清凉。文旅元素的注入,有助于农产品跳出季节的限制,也揭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在于将产业深耕于文化沃土之上。
当然,农旅融合的蓝图若没有品质与流通的硬核支撑,终是空中楼阁。今年第三方检测报告中“桃型正、桃香浓、甜度高”的九字评语,凝结着炎陵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今年,炎陵积极推广绿色食品炎陵黄桃栽培技术,积极引导“果树上山、老树退出”,并搭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为炎陵黄桃提供高效寄递服务。当多数农产品仍在与损耗率搏斗时,炎陵用硬核物流证明,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既体现在舌尖上的美味之争,也体现在供应链的百里之速。
可以说,面对全国黄桃产业品牌宣传的同质化竞争浪潮,炎陵黄桃节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在基础设施方面,炎陵县拓宽主产区道路,对主要景区进行提质改造。在服务体验层面,炎陵县通过招募“清凉体验官”、打造“桃气夜市”、举办“采摘PK”趣味竞技等方式,用沉浸式场景重塑了游客体验。相信当20天的黄金采摘期结束,塑造出的文旅IP能够继续延长黄桃产业的价值链。
从炎帝陵到平乐村,炎陵持续成功举办黄桃节,说明乡村振兴需要“桃香不怕山路远”的产业定力,更需要“以桃为媒”的产业融合智慧。一颗小小的炎陵黄桃,恰是中国乡村在时代浪潮中寻找自身振兴可能性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