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子轻信“财经博主”被骗28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7:21:00    

从虚假投资平台到“荐股大师”陷阱,一场场披着金融外衣的骗局正吞噬着普通人的积蓄。近日,沈阳铁西警方通过真实案例深层次解析“理财骗局”套路,提醒广大群众擦亮双眼。

真实案例:

“财经博主”女粉丝被骗28万

周女士在短视频平台关注了一位“财经博主”,对方声称“每日分享内部投资渠道,收益率超30%”。在客服引导下,周女士加入了一个“精英投资群”,群内每天有“导师”直播授课,晒出其他成员的“盈利截图”。

起初,周女士被要求下载一款名为“××财富”的APP,并投入500元试水。短短两天,账户显示盈利180元且成功提现。尝到甜头后,她陆续追加投资至28万元。然而,当她想提取收益时,系统提示“需缴纳10%保证金”,充值后账户却被冻结,所谓的“导师”和客服集体失联。

周女士的28万元最终石沉大海。

深层次解析:骗子四步“屠宰”流程

第一步精准画像:打造“专业人设”引流。

骗子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塑造“投资精英”“退休基金经理”等形象,以免费课程、内幕消息为饵吸引目标。例如,某诈骗团伙曾伪造“清华大学金融学教授”身份,通过直播分析股市收割信任。

第二步情感操控:用“暴富”刺激贪欲。

群内安排大量“水军”发布虚假盈利截图,配合“导师”话术制造焦虑:“别人都赚了,你还要犹豫?”“最后3个名额,错过再无!”

第三步技术欺诈:虚假平台操控数据。

诱导下载的APP往往无法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其后台可随意修改投资金额、收益数据,初期小额提现只为“养肥猎物”。

第四步收割闭环:以各种名义榨干最后一分钱。

当受害者试图提现时,骗子会以“账户异常”“缴纳税费”等连环套路要求继续转账,直至受害人醒悟或无力支付。

警方提醒破局关键:

识破套路,守住钱袋

1.警惕“三无”投资渠道:任何要求通过非官方应用商店下载、转账至个人账户的“投资平台”,均属高危信号。正规金融机构可在证监会、银保监会官网查询资质。

2.捂住钱包的“三道红线”:凡承诺“保本高息”的,100%是骗局(银行理财收益率超5%已属高风险);凡要求“私下转账”“境外操作”的,立刻拉黑;凡涉及“导师带单”“内部消息”的,均为违规荐股。

3.用技术手段自我保护: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对陌生链接、二维码使用“风险检测”功能;定期核查账户流水,发现异常立即冻结银行卡。

4. 牢记“两不原则”:不贪心,收益率超过8%的项目需警惕。不轻信,真正的投资大师不会保证收益。

通讯员 佟浩宾 本报记者 吕洋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