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 | 王万祥:用专业修复断裂的骨骼,用温度弥合受伤的希冀
【来源:健康贵州】
我是黔西南州兴仁市人民医院骨二科的医生王万祥。2007年从遵义医科大学毕业至今,我的手术刀已陪伴我走过十八个春秋。骨骼系统精妙的力学结构,始终让我着迷——它既是人体最坚硬的支撑,又是最需要温柔以待的生命框架。

初入医学院时,那些标本室里泛着冷光的骨骼标本,在我眼中却是跃动的生命乐章。当真正成为骨科医师后才发现,X光片上每道阴影都是一个人生故事的注脚,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带着伤痛与信任而来,而我们的每一次诊断、每一份治疗方案,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未来。
记得一位老年骨折患者,不慎摔倒后腰部剧痛,无法站立。我评估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数小时的高度专注后,骨折复位固定顺利完成,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术后,看着患者逐渐康复,重新站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骨科医师的价值与意义:无影灯下的精准,源于千百次演练的肌肉记忆;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数据与人文关怀的微妙平衡。我们既要用工程师的严谨对待每块骨骼的复位,又要以匠人的耐心雕琢康复的每个细节。

十八年来,医学技术在变,患者的面孔在变,但有些东西从未改变:手术台上全神贯注的十二分钟,查房时下意识扶住患者后背的那只手,还有听到“医生,我能走路了”时眼眶的温热。这些瞬间不断提醒我,所谓医者初心,不过是把十八年前那个医学生捧在掌心的热忱,化作年复一年晨间查房时的第一声问候。
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
刷到全凭缘分
或者好多天
都无法收到最新的推送
朋友们一定要记得
把『健康贵州』公众号
设置为“星标★”
方法超简单!
一起来看一下是如何操作的
▼

供 稿 | 兴仁市卫生健康局
编 辑 | 龙昭汀
签 发 | 曾韬 龙艳
审 核 | 姚媛媛
主 办 | 贵州卫生健康融媒体中心
主 管 |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