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向着星辰大海逐梦前行 ——航天员王杰的故事激励更多沈航学子空天报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6:07:00    

4月27日,中国空间站内,神舟十九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移交了中国空间站钥匙。首次“飞天”的航天员王杰正式开始他的太空工作。

当天清晨,在王杰的母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宇航馆一楼的实验室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博士生赵文睿不断调试着设备。一连几天,赵文睿没事儿就跑到实验室加班加点。老师们看着学生的“异常”表现都是会心一笑,仿佛又看见了十多年前王杰在实验室忙碌的身影。

“从教室到发射塔,你让‘空天报国’四个字有了温度”“原来星辰大海离我们这么近——学长,下一次我来接棒”……最近几天,王杰出征太空的消息让沈航师生沉浸在自豪中。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蓝色情怀”的灯箱标语被同学们擦得焕然一新,愈发闪亮……

神舟二十号发射当天,沈航师生一起守候着,教室、会议室、运动场的大屏幕前,都聚满了人。

“自从知道王杰学长出征太空的消息,心里一直很振奋,总想跑到实验室干点啥。”来自甘肃的赵文睿,从小就想到酒泉去看一次卫星发射。这一次,他通过直播,看到自己的学长作为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从酒泉出征太空,心里格外激动。

当看到火箭冉冉升空、王杰身穿航天服坐在舱内的画面时,王杰在沈航读本科时的辅导员李敬松百感交集。王杰即将出征太空的消息一公布,就陆续有人给李敬松发来微信,其中有沈航校友分享喜悦与自豪,也有还没毕业的同学询问这位传奇学长的青春故事。李敬松讲得乐此不疲,而最让他难忘的,还是王杰大一入校时,眼神中流露出的那股对航空航天纯粹的热爱。

2007年秋天,王杰第一次离开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坐了20多个小时硬座来到沈阳,走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攻读飞行器制造专业。四年里,王杰把热爱融进日复一日的努力里,让青春在逐梦的征程中绽放光芒。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操作,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专业学习,电工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他总是名列前茅;车铣刨磨钳,他渐渐成为行家里手。从空气动力学的精妙理论,到飞行器设计的复杂实践,每一门课程都为他铺就了前行的道路。

还在大学期间,王杰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奠定了他青春奋斗的底色。“他身上的那种专注投入、勇于探索的精神,总是令人感动。”王杰本科毕业设计导师、航空宇航学院副院长王共冬说,为了攻克关键问题,王杰会反复进行模拟与验证,精益求精。学院的实验室、实训场馆,是他挥洒汗水、探索未知的战场。先进的风洞设备、精密的航电仪器,在无数个日夜陪伴他执着钻研,在实践中打磨技艺、积累经验。这种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的执着精神,让他在本科期间就已崭露头角。

从怀揣梦想畅游学海,到豪情满怀遨游太空,王杰成了沈航学弟学妹们身边的榜样——就像航天英雄们的故事让王杰对航空航天心生向往,他孜孜不倦追逐理想的故事也带给沈航学子向上求索的力量。

“神舟升空的画面真是震撼,学长的故事更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学有榜样,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吴嵊洋学的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更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坚定了将青春融入航天强国建设的信念。

而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刘洪玮感到自己的“航天梦”更具体了,“学长一步一个脚印逐梦苍穹,激励我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不断奋进,以他为榜样,向着我的星辰大海奋楫前行。”

从中国首位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到神舟十号航天员张晓光,再到神舟二十号航天员王杰,这些从辽宁走出的航天人的事迹,激励着一批批心怀空天报国大志向的青年学子笃行不怠。

这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里的一个小场景:综合教学楼一间阶梯教室内,航空宇航专业的学生们正在上《航空可靠性》专业课。教室前的大屏幕上,一位来自企业的专家正和教师实时视频连线,带来业内前沿动态和实践经验。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目光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一如18年前在这里开启浩瀚征程的那名青年——王杰。

仰望苍穹,神舟飞船最壮美!

(辽宁日报记者 王月)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