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科技上市后首亏:核心业务低迷不振,转型算力资金缺口压力大 | 看财报

(图片系AI生成)
4月23日晚间,宏景科技(301396.SZ)披露了其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为6.58亿元,同比下降14.6%;净利润为-7569万元,同比暴跌279.3%。
近年来宏景科技持续布局智慧城市和算力服务领域,尤其去年开始公司频签算力大单,带动股价大涨。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宏景科技自2022年上市以来业绩一路下滑,并在2024年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亏损。造成公司深陷亏损困境原因,一方面是其传统核心业务智慧城市业务持续承压;另一方面,虽然算力服务业务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毛利却不断下降,这或许有公司降价快速换市场的无奈。
不仅如此,2024年公司因利息支出增加导致财务费用暴涨277.26%,这一数据的激增,从侧面反映出出公司正面临新增融资带来的偿债压力,同时还将伴有成本上升侵蚀利润等问题。
核心业务受挫凸显经营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宏景科技是广东地区一家较突出的toG智慧城市服务商,2023年开始公司以“AI+算力”为支点开启转型,大力发展算力板块。
榜上热点概念,再加上2024年至今公司已拿下数十亿元的算力订单,比如公司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与深圳X公司累计签下近15亿元(含税,下同)合同,今年又与中国移动宁夏公司签署了3.12亿元大单,与Y公司签下2.35亿元订单。
摇身一变为算力大牛股,公司股价也由此一飞冲天。仅2025年以来,宏景科技股价涨幅已经达到150%。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绩与其股价走势相背,在2024年由盈转亏。根据财报,2024年宏景科技扣非净利润为-8446.63万元,同比下降435.5%,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面临较大困境,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从业务板块上来看,2023年宏景科技智慧政务、智慧建筑业务占比超七成,业务调整之后,2024年其算力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显著增长,传统智慧城市业务等板块却显著承压。
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园区、智慧民生、运维服务业务分别收入9299万元、5333万元、2898万元、1676万元,同比分别下滑35.82%、57.27%、91.91%、38.25%。其中,城市综合管理业务毛利率下降5.89%。
另外,尽管去年公司的算力服务业务收入达到4.66亿元,同比大增302.38%,但可能因市场竞争激烈或成本开支更大,导致该业务毛利率下滑7.06%,未能有效带动公司核心利润增长。

(来源:2024年年报)
公司在2024年度报告中提到,其经营业务方面经历了一些较大变动,2024年公司坚持开拓市场的同时,兼顾客户质量和订单质量把控,战略性放弃了部分资金没有保障的项目。此外,正在进行的项目尚未到完工验收的节点,导致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同时,智慧城市行业的竞争加剧,影响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同时客户资金紧张也导致项目验收进度被拉长,增加了应收账款的账龄和计提坏账准备的额度。
财务成本飙升,后续资金仍承压
2024年,宏景科技费用呈现不同变化。其中,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8.28%、13.87%、7.74%。对此,公司称,均因总部大楼投入使用、折旧费用增加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宏景科技财务费用达到0.98亿元,较2023年激增277.26%,原因是利息支出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宏景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0.3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仅1.9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32亿元大幅减少,占总资产比例亦由上年同期的19.88%大幅降至6.7%。
对于算力公司来说,履约大额订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支撑。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公司靠贷款满足经营需求。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宏景科技负债总额为16.8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58.47%,较上年同期提升17.65%。其中,短期借款1.68亿元,较期初增加81%,应收账款约6亿元。
截至2024年末,公司2.25亿元固定资产因抵押给银行贷款而受限,以及账面余额为65万元的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3.86亿元的长期应收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收款)、2.06亿元的在建工程用于质押借款。
目前,宏景科技仍有多笔巨额订单需要执行,这意味着公司的资金缺口将进一步加大,据其同期公布的关于公司及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接受关联方提供担保的公告,为了满足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资金和业务发展需要2025年公司将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公司及子公司拟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品类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长、短期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融资、保函、信用证、融资租赁等。(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