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文化中国行】昭平金锤錾刻百年韵 非遗传承焕新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3 22:28:00
金属錾刻工艺是我国传统金属加工的重要门类,其技艺源头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加工。在贺州市昭平县,廖氏錾刻技艺从民国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2021年,廖氏錾刻技艺被列入昭平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月10日,记者在昭平县文化馆的非遗展馆现场看到,廖氏錾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廖国钱正手持錾子,在一块铜板上细致敲打。随着他手中的錾子起落,原本平整的铜板渐渐浮现出精美的浮雕图案。


在廖国钱的工作台上,10余件錾刻工具如交响乐团的乐器般列阵排布,勾錾游走于弧线婉转处,每柄錾具的刃口角度与锤击力度都暗含玄机。
廖国钱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亲学习这门家传技艺,他曾辗转多地拜师学艺,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相融合。2020年,他的浮雕作品《壮乡风情》因精湛的工艺被贺州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2021年,他荣获“贺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近年来,廖国钱不断思考如何传承及弘扬这一传统技艺,并成立个人工作室,致力于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学习这项技艺,让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编辑:卢玉娴 谢琳
审核:潘国梁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