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北疆行 草原享盛宴

节目《顶坛》。
近日,北疆文化活动季——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系列活动走进内蒙古首批“旅游名县”达茂旗。来自全国各地顶尖院团的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饱满的热情将舞台搭建在草原深处,为达茂旗各族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在祖国北疆点燃了文化交融的璀璨灯火。
此次活动由中国杂技家协会、内蒙古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杂技家协会、包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达茂旗委宣传部、达茂旗文体旅游广电局承办,旨在通过高水平杂技艺术,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丰富边疆群众精神生活。
当天晚上7时30分,达茂旗演艺中心座无虚席。演出在震撼的《蹬鼓》中开场,演员以精准力量蹬动鼓面,尽显力与美的交融;《柔术》以超越想象的身体语言,诠释生命的韧性与柔美;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兰牧骑带来的呱嘴《王婆夸河套》,以浓郁地方风情点燃全场,生动演绎了河套平原富饶祥和的时代画卷,淋漓展现了家乡巨变与百姓心声,为“北疆文化”品牌增添了鲜活的时代注脚。“过去只在电视上看杂技,如今在家门口也能欣赏到!”带着孩子观演的胡佳惠激动地表示,达茂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场演出让大人、孩子都大开眼界,近距离感受到了艺术魅力。
演出不仅是艺术展示,更是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内蒙古杂技家协会工作人员蔡敬介绍道:“‘中国杂技北疆行’是精心策划的重要文化惠民活动,核心是将国家级高水平杂技盛宴送至北疆千家万户,特别是基层群众和边防官兵身边。我们希望通过精彩表演丰富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业余生活,让百姓在家门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和国家文化发展成果,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杂技艺术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达茂旗刚获内蒙古首批“旅游名县”称号。近年来,达茂旗立足资源禀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中国杂技北疆行”精品展演活动落地达茂旗,将进一步丰富达茂旗文旅内涵,提升吸引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活动第二天一早,迎着晨光,演出团队赶往满都拉边防部队,为戍边官兵、民警、护边员送去了一场深情的慰问演出。在国旗下,训练馆化作天然舞台,铿锵有力的鼓点和挑战身体极限的动作,让常年驻守边疆的官兵、民警和护边员们大开眼界,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民警刘洋感慨道:“在偏远地区欣赏高水平演出,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关怀,这份温暖将化作我们守护边疆的动力。”
午后,浩乐博自驾游营地烈日当空,闻讯赶来的牧民挤满草场,演员顶着30度高温演出。当节目《顶坛》登场,青花瓷坛在演员颈肩翻飞,靛蓝花纹映着绿野蓝天划出惊险弧线,引得现场惊呼连连、掌声雷动。巴音花镇牧民达呼巴雅尔高兴地说:“我家距离表演地有30多公里,我是特地赶过来看表演的,以前看这种表演只能在城里看,现在在草原上也能看,感觉非常激动,像举办那达慕一样热闹。”
当瓷坛在欢呼中稳稳落定,这场纵贯城乡、联通军民的艺术演出,已然为北疆文化活动季描下了生动注脚。从舞台到哨所,从城市到草原,杂技艺术如纽带般串联文化传承与民生温度,让“北疆文化”品牌在惠民土壤中扎根抽枝,更在边疆大地上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婧美;通讯员:肖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