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岗巴石”见证他们成为祖国边防线上的坚强堡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1:53:00    

岗巴石蕴

■李 滔


在我的案头,摆放着一块特殊的石头,我将它视若珍宝。它是战友李书吾从“高原戍边模范营”代职归来时,特地捎回赠予我的。中国人对石头历来钟爱。石头以其自然造型、坚硬质地、厚重特性,常被视为忠诚与力量的象征。同事赠我的这块石头,因来自西藏岗巴,我便称它为“岗巴石”。其形如海螺,又似古建筑的瓦当;独特的形质,展现出一种沉静之美。

岗巴,藏语意为“雪山下最美的村庄”,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然而,诗意的名字或许只是来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片土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土地不长草”,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岗巴”也是革命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意象。岗巴边防营自组建以来,一代代官兵在这里忠诚戍边,成为祖国边防线上的坚强堡垒。几十年来,岗巴边防营先后多次受到全国全军表彰,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被上级授予“高原红色边防队”“岗巴爱国奉献模范营”“高原戍边模范营”等荣誉称号,生动彰显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在岗巴的边防哨所,常能看到一块块官兵精心绘制和镌刻的戍边石。这些石头,或大或小,或方或圆,静静矗立在这片“生命禁区”。其中,有一块刻有“5592观察哨”的大石头,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边防军人精神的象征。无论风霜雨雪,官兵日复一日巡逻,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山石砥兵心。每一块石头都如同一位无声的见证者,记录着官兵在部队的成长。从初入军营时的青涩懵懂,到历经艰苦训练后的坚毅刚强,一块块戍边石默默陪伴着官兵。老兵退伍时,带一块哨所的石头回去,在石头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已成为这里饱含深情与意义的传统。这些石头镌刻着军人的青春与信仰,见证了他们远离家乡的坚守与奉献,也见证了他们对边疆的深情。

当战友郑重地将这块来自高原的石头递到我手中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它独特造型的美丽,更是那份深沉的战友情谊。它历经高原的风雨,承载着远方的壮阔与神秘。这份独特的礼物,值得我永远珍惜。宋代诗人陆游在《闲居自述》一诗中感慨“石不能言最可人”。岗巴石,朴实而坚韧。每当我走进办公室与它对视时,总能在静默中体味到岁月的沧桑,感受到它蕴含的精神力量。我仿佛看到在那遥远的边疆,有一群双颊泛着“高原红”的战友们,用忠诚守护着祖国的山河。

(本文刊于2025年3月30日《解放军报》“文化生活”版)

编辑:王捷

主编:张诗梦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