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五年多了,常常梦见母亲,许多事,想起来仿佛还是昨天,母亲的一颦一笑,时时闪现在记忆里。母亲没什么文化,却是个特别“爱管闲事”的人,特别是老了,更是闲不住。
母亲的爱管闲事是出了名的。大哥家的秧田水要干了,母亲会唠唠叨叨的对大哥念,一直念到大哥把田水灌上;二哥家牛圈门坏了,她也要唠叨半天;张家的娃娃打烂了李家的缸子......左邻右舍、事无巨细,母亲看到的一切不对,她都要唠叨唠叨,出了名的爱管闲事!
爱管闲事,就不讨人喜欢,任谁都是不喜欢被别人管着的。尽管母亲管的闲事多是出于强烈的“为了你好”,但终归不是如人所愿,又因为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大多也就不服她的管了。
但令我很奇怪的是,童年的记忆里,母亲却是极少管我,给足了我自由成长的空间。
我们家在北盘江畔,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村的土地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块片碎,土里石头多,地块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物资相对缺乏,生产队里除了一辆鸡公车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现代化的机械。由于没有农业机械(当然也不适合农业机械)耕作,繁重而艰辛的体力劳动压得全村、全家喘不过气来。
小时候,村里的孩子早早就要担起力所能及农活,接受劳动培养(培训),分担大人们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当时的农村家庭都会把“勤劳”作为培养孩子的最重要的家教(虽然他们没有培养这个意识,但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已经在培养孩子了,更像是一种本能)。一般情况下,男孩子12岁以后,就得学会耕地、犁田(水田),成为家里的半个劳动力,十四、五岁就是一个壮劳力,差不多这个时候,父母亲就开始张罗儿子的婚事:请人说媒,定下一门亲事,待到20岁左右时就会给你娶妻生子自立门户,这时父母亲才觉得他们算是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而我,遇到了开明的父母,在这两件事上他们对我是很民主和宽容的。
我从小就爱学习。常常徜徉在书本里流连忘返。我从小因为体力弱的原因,对农活不感兴趣,加上有哥哥姐姐们的宠爱,很多时候他们都不用我参加劳动,导致我对做农活更加没有兴趣,偶尔上坡做农活,我都爱带上书,不忙的时候看看。
记得村里的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亲戚对我和母亲说:读书解决不了吃饭问题,他说自古以来只见过挑粮食卖的没有见过挑书卖的。劝母亲让我少读点书,不然将来成个“耍二郎”,到时候连媳妇都不好找。但母亲不为所动,依然由着我看书,一直支持我上学。
我从小学习成绩不错,受父亲影响,很小就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增广》等,农闲时,经常到寨子里一些有藏书的人家找(借)书看,不管什么书,只要找得到,我都看。《三国演义》《水浒》《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西南民兵》等等,甚至阴阳八卦都读一些。那时候,有书的人家不多,即使有,书也不多,在我简单的认知里,有字的都是书,没有固定阅读方向,能有书读已是件不容易的事,我的阅读可谓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后来母亲常说,那个时候她或者父亲给我点零用钱,我不是买书就是买文具用品,最多过年过节时买点鞭炮或年画,基本上不会买玩具(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更不会买衣服之内的东西。晚上,我一般情况下都是早早睡觉,因为第二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步行至三四公里外的牛场(现北盘江镇)去读书。到了初三,晚上常常看书到很晚,用母亲的话说,她都睡得一觉了,都还看到我房间的灯亮着。
母亲常说,那时候星期六、星期天和节假日,本来要拉我和她一起上坡(做农活)的,但每次看到我在看书或者写作业,也就不忍心再喊我了。除非时间紧、任务重,要抢农时或者天气,不然她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多干一些,也不耽误我读书。
我一个亲戚见她那样子,就数落她,对我这样纵容,这样疏于管理,这样逃避劳动,会把我惯成懒汉的,看看将来怎么办。亲戚说:再说,自古以来只见挑粮食卖没有见过挑书卖的……母亲总是回应说:“哎呀,我幺儿那么喜欢读书,随他吧,反正他也帮不了我多少忙。”在母亲的“纵容下”,我像院坝里的小树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野蛮生长。
母亲从来没有对我讲过什么大道理(当然母亲也不知道什么大道理),她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教育我。当我遇到困难时,母亲总是从我做的点点滴滴去分析,母亲极少指责我,很多时候,我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逐渐的我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思维和眼光,学着去观察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学会自己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还有就是在我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关于婚姻问题,父母从来没有像其他同龄伙伴的父母,从小就定亲。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既然我喜欢读书,就认真的去读,婚姻问题到时候顺其自然。记得我二姑妈曾当着我和父母的面说:十多岁的娃娃,婚姻还不谈说,今后那家还有那么大的姑娘等着呢,到时候去哪里找媳妇去?但父母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为所动,就是后来父亲因病离开后,母亲也没有动摇过!
感谢父母,是他们让我能在那样的环境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野蛮“疯长”。
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自己面对、坚持原则的性格,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管理好自己这些让我受益一生的习惯,让我在以后得成长过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没有退缩、没有傍偟,勇敢面对。
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体制内的一员,虽然平平淡淡,但至少没给社会添乱,还是为这个社会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回望过往,是母亲,用她一颗简单朴素、真诚友好的灵魂,指引我一步步走来......
感恩儿时肆无忌惮的“野蛮”生长......
感恩我的母亲......
作者 罗明俊
编辑 段源兴
二审 宋洁 张恒
三审 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