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树新风 济南历下区垃圾分类引领绿色新风尚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0日讯 如何让垃圾分类从“纸上规定”变成“生活日常”?近日,济南市历下区城管局携手大明湖街道创新推出“分”享美好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政策科普+趣味实践”的沉浸式体验,让600余名市民、游客在欢声笑语中解锁垃圾分类新技能,为泉城“无废城市”建设注入人文活力。

政策课堂“接地气” 分类知识深入人心
活动伊始,城管工作人员化身“环保讲师”,以《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蓝本,通过方言俚语、实物展示等生动形式,将复杂的分类标准转化为“能拎清的生活常识”。“过期药品要密封处理再投放”“大棒骨虽硬但属于其他垃圾”,一个个接地气的案例讲解,让现场居民频频点头。工作人员特别强调:“垃圾分类不仅是环保责任,更是每个市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游戏闯关“聚人气” 环保知识寓教于乐
“塑料瓶是可回收物!”“妈妈快看,我的积分能换青蛙玩偶啦!”在“帮助垃圾找到家”互动专区,四色分类箱变身闯关道具,孩子们争相将印有垃圾图案的卡片投入对应箱体。3张卡片全中即可积分的规则,既考验分类知识又充满竞技趣味。兑换处陈列的明湖分类蛙文创、再生纸笔记本等奖品,让环保理念通过具象化载体走入千家万户。
银发族成“新学员” 三代同堂共绘文明图景
活动现场涌现出不少祖孙搭档的温馨画面。67岁的李大爷带着孙子完成游戏后感慨:“原来垃圾分类就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多玩几局就摸清门道了!”不少中老年居民主动表示要在家设置分类桶,做社区环保先锋。年轻父母则坦言:“这种边玩边学的模式,比单纯说教更让孩子接受。”
本次宣传突破传统单向传播模式,通过柔性化场景营造,将分类知识融入生活情境。现场发放的定制版家用分类指南、可降解垃圾袋等“工具包”,助力居民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随着“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渐入人心,这场发生在明湖畔的绿色实践,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城市文明基因。当制度约束转化为自觉行动,当环保意识扎根市井街巷,一幅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在泉城徐徐展开。
闪电新闻记者 史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