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威海环翠:生活在这个社区,太幸福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2:0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田佳玉 通讯员 姜倩倩

大地回春,清明刚过,环翠区环翠楼街道西南村社区广场上笑语盈盈。十几个家庭围坐在一起,用画笔在纸鸢上描绘出缤纷春色。社区工作人员以古诗《清明》为引,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寒食节的典故与踏青的传统。

“原来清明节不光是扫墓,还有放风筝、踏青这么多讲究啊!”一名8岁的女童举着刚画好的纸鸢,眼中闪烁着新奇的光芒。这场活动正是西南村社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西南村社区以“幸福卫城·德润西南”品牌建设为核心,依托社区多元资源,将“仁义孝礼智信”六德文化融入居民日常,打造服务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文化教育综合体。

建“活”文化阵地,营造文化氛围

漫步社区,处处能感受到文化的浸润。经过老旧小区改造,曾经的卫生死角变身为爱德园、卫城园、童趣园等六大特色主题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原本斑驳的楼道墙面被重新粉刷后,以彩绘故事的形式改造为“美德健康生活”、“孝老爱亲”、“红色先锋”等特色主题楼道,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了文明新风。“每天路过这些文化墙,都能感受到正能量。”带着孙子散步的李女士如是说。

通过“公园传精神、楼道讲故事”的立体化营造,社区构建起文化传播体系,先后涌现出167位社区榜样、112名诚信标兵,成为居民持续学好向善的榜样力量。如今,社区不仅环境焕然一新,更构建起“榜样引领、全民参与”的治理生态,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育“厚”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精髓

为丰富西南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以文化人”功能,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南村社区将文化服务阵地延伸至居民“家门口”,以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推出“沉浸式文化课堂”。节日习俗体验、非遗手作、亲子互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与内涵,让文化传承融入日常生活。

在社区活动室,非遗传承活动开展得同样有声有色。木兮工艺美术工作室的老师手把手教居民制作漆艺盘扣。“漂漆时要手腕发力,让色彩自然交融。”经过培训,原本待业的王女士已经能独立完成作品,更令她兴奋的是能将所学变现,补贴家用,“既能学传统手艺又能增加收入,特别有意义。”近年来,社区每年都会开展12场非遗体验活动,让盘扣、漂漆等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如今,非遗文化不仅成为社区的文化名片,更成为居民共享治理成果、提升幸福感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

做“优”文化服务,共筑文化家园

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分类开展项目化服务,竭力托起“朝夕美好”。每月一次的长者生日会上,银发老人们戴着寿星帽,和志愿者们一同同准备生日宴,共唱生日歌,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社区的老年人不少,我们就策划推出了‘耆乐融融’为老服务项目,除了每月的长者生日会,我们还开展健康义诊、手工制作、爱心义剪等活动,让他们在温情陪伴中乐享晚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田田表示。

在做好为老服务的同时,社区还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精心打造“童享幸福”为小服务项目,通过与统一路小学、统一路幼儿园及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合作,每月举办社会实践、红色研学、亲子运动会、手工制作、特色教育等活动,为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力量。截至目前,社区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0余场,惠及居民600余人次。

夕阳西下,广场上空的风筝仍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西南村社区以文化为纽带,将传统节日、非遗技艺、榜样力量融入居民生活,绘就了一幅“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生动图景。

据悉,环翠区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书院、城市书房等场所,拓展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打造服务覆盖全年龄段居民的文化教育综合体,不断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从“体验”走向“深耕”,以文化人提升城乡居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居民美好生活注入更多精神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