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新版京沪大战展现中超顶级水准,但裁判组的争议判罚“坏”了这锅好汤!


5月1日,小长假第一天,上汽浦东足球场内人潮涌动,约23000名海港、国安球迷享受“新版京沪大战”的纯粹和激情。最终,客场作战的北京国安队以2比1逆转迎来三连胜,海港队在比赛场面也没有落下风,两队联袂奉献了一场中超最高质量、最快节奏、最大强度的顶级比赛。

赛后,海港主帅穆斯卡特、门将颜骏凌包括不少网友认为,国安首个进球存在巨大争议——林良铭在小禁区的铲球射门直接踢伤了海港门将颜骏凌的左脚踝,颜骏凌不仅无法做出第二反应扑救,下半场无法坚持被替换下场。

遗憾的是,主裁判张雷以及相关团队判罚进球有效,引发巨大争议。在笔者看来,当值裁判团队的总体表现十分出色,唯一不足就是这个争议判罚,成为这场近乎完美比赛的最大瑕疵,相关争议判罚直接影响、干扰和决定了比赛进程。
比赛质量堪称天花板
在笔者看来,海港、国安联袂主演的这场“新版京沪大战”,堪称2025赛季中超的“天花板”。双方都专注于足球本身,展现较高的技战术素养;队员们拼抢激烈,但对球不对人,几乎没有任何野蛮犯规;战术风格方面,两队都注重脚下技术,皮球走地面、抓配合,两队都是踢比较纯粹的技术流足球,比赛的观赏性很强。

海港率先破门。
“这才叫京沪德比,看看第一场申花跟国安打的是什么?全部都是上身体,注意力根本就没在球上,这才叫高水平,高流畅,高节奏的比赛,比赛基本没啥争议,水平是真的高。”网友andcy赛后这么评价。
不少球迷也认为,海港、国安之战,是2025赛季中超迄今最精彩、最干净的比赛。一名国安球迷认为,“这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强强对话,没有超长视频回放判罚,裁判控场不错,比赛整体流畅。感觉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流畅的中超比赛了,两队球员表现精彩,都把技战术能力发挥到极致,如果每场中超都是这个水平就好了!”

国安火速扳平,但这个进球存在冲撞门将犯规在先的嫌疑,颜骏凌也受伤下场。

颜骏凌下半场因伤无法出战,北京国安打入反超比分的进球。
为啥这场比赛得到网友称赞?关键是两队踢得干净,没有野蛮犯规,专注技战术本身。此役,海港队犯规12次、国安犯规仅6次,国安也是中超联赛犯规次数最少的球队。
很显然,之前曾执教西班牙豪门巴萨的国安主帅赛蒂恩,崇尚的是传控技术流;海港主帅穆斯卡特的战术激进崇尚进攻,但同样也是紧跟欧洲现代足球潮流。说到底,球队风格是主帅理念的体现,海港、国安联袂奉献一场“天花板”级的中超对抗,关键还是两队主帅“肚子里有货”。
裁判团队或许有误判
在笔者看来,主裁判张雷以及整个裁判团队,此役判罚可能存在的最大争议,就是国安第一个进球究竟是否有效。上半场比赛,海港借助主场优势在第40分钟率先破门,但国安队在仅2分钟后扳平比分的进球正在争议,导致比赛中断长达约7分钟之久。

国安的第一个进球,林良铭明显有对颜骏凌的犯规动作,事发地点也在小禁区。

这个进球是否越位在先,裁判组也花费了很长时间进行确认,但依旧引发争议。
当时,国安队林良铭停球稍大,他的倒地捅射直接踢到了海港门将颜骏凌,皮球反弹到法比奥脚下后推射破门。不过,这个进球判罚存在较大争议:首先,林良铭的倒地捅射踢到了颜骏凌,直接导致其左脚踝受伤,慢镜头显示他被踢到后就已经无法正常站立做出第二次扑救动作。
其次,林良铭当时捅射踢到颜骏凌的地点,发生在小禁区内,在这个区域的拼抢动作,需要侧重于保护门将的安全;最后,颜骏凌在被踢伤后治疗了近8分钟,虽然坚持完上半场比赛,但下半场他被替补门将陈威换下,接下来将通过核磁共振确认伤病的严重程度。

颜骏凌对海港后卫线很重要。 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很显然,张雷和当值裁判团队的这个判罚,直接影响了比赛走势,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判罚。第一,国安扳平比分的这个进球,林良铭在小禁区的这个动作,有冲撞门将在先的理论可能,更直接导致了进球的产生。根据相关规则,即便张雷判罚进球有效值得商榷,视频助理裁判也可以介入,进行纠偏,遗憾的是这一幕并没有发生。
第二,在颜骏凌被林良铭踢伤无法坚持比赛后,海港队只能派遣替补门将,但海港的防守向来是“进攻美如画、防守颜骏凌”,当值裁判的争议判罚,不仅主导了国安迅速扳平比分稳住脚跟,更直接导致海港在颜骏凌受伤后整体防守质量下滑,最终1比2落败也和当值裁判的争议判罚密切相关。

比赛质量还是很高。
当然,海港俱乐部可以根据中国足协、中足联的相关规则,申请对这个判罚进行评议。尽管比赛结果无法更改,尽管张雷和当值裁判的总体判罚十分精彩展现高水平,但单单就国安第一个进球以及颜骏凌被踢伤的判罚来看,值得商榷。毕竟,这个判罚即便认为这是一个55球,但完全忽略了小禁区内门将受到绝对保护的足球原则。
管理部门疑似和稀泥
在笔者看来,张雷的判罚引发争议,完全是在比赛规则之内的不同理解,不存在任何主观恶意以及其他因素。尽管之前国内名帅吴金贵曾高呼“摸摸你的良心”质疑张雷的判罚,但此役张雷以及裁判团队的整体判罚,还是值得肯定的。

吴金贵当初曾用“摸良心”来质疑张雷的判罚。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那么,为啥国安的第一个进球略带争议,但当值裁判团队最终还是做出进球有效的判罚?在笔者看来,这和有关部门赛前公布的几个裁判评议,或多或少存在关联。此外,根据北京媒体公布的信息,中足联赛前约谈北京国安赛风赛纪的传闻,同样对这个争议判罚带来裁判团队的心理层面影响。
比赛当天,中国足协公布了第九期裁判评议,评议共13个判例,最终评议组认定其中6个判例存在裁判错漏判。在6个判罚错误中,就包括上轮中超联赛海港、玉昆的一个争议判罚,当时玉昆队的一个进球被吹越位在线,但大多数网友认为并没有越位。根据中国足协的最终评议,“评议组只能判定VAR划线错误”,这也就意味着,上轮比赛以3比2获胜的海港队,多少有些占了裁判的便宜。

张雷此役的判罚总体优秀,但关键球的处理值得商榷。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赛前,有北京媒体人爆料,赛前一天,作为中超运营方的中足联要约谈北京国安的主教练和领队,主题是关于赛风赛纪。“在这么重要比赛前一天单独被约谈开会,俱乐部表示不解及气愤,当即拒绝了。如果要沟通,为什么中间隔了那么久才通知,况且又是在打这么重要的客场之前。期待明天是一场精彩的、公平公正的,代表中超最高水平的比赛。 ”消息公布后,引发了不少国安球迷的愤怒情绪,认为中足联不职业甚至不懂球。
在笔者看来,裁判团队由中国足协负责,中超联赛由中足联运营,管理部门如今最忌惮的,就是“别出舆情”,至于事实如何、规则怎样往往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在笔者看来,张雷和裁判团队关于国安第一个进球长达约7分钟的“漫长思考”后,最终确定进球有效,似乎也不纯粹出于比赛规则的考虑,而是权衡多种因素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结果。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4月25日 4月25日,北京国安队球员王刚(前左)在比赛中庆祝队友方昊(前中)进球。 当日,在2025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九轮比赛中,北京国安队主场1比0战胜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队。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毕竟,从人情世故的角度,根据裁判评议,上轮占便宜的海港此役没理由继续“好运”;同样,中足联要回击赛前约谈国安居心何在的质疑,最好的局面就是“国安没有争议”“判罚没有舆情”。这种复杂的心理因素,或多或少会对裁判团队的判罚产生微妙影响。
最终,志在冲击冠军的北京国安客场取胜,当然是依靠实力更强、表现更好,但关键进球的争议判罚出现,其实也在提醒管理部门:中超联赛说到底是一个公共体育产品,中国足协裁判评议需要更好保护裁判群体的利益、稳定裁判执法的心理,中足联在接管中超后需要更快进入角色展现专业、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打造一个优质的公共体育产品,首先需要顶层设计者具备专业主义、长期主义思维。
原标题:《观点:新版京沪大战展现中超顶级水准,但裁判组的争议判罚“坏”了这锅好汤!》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来源:作者:特约作者 耳东海